仇師氛圍濃厚、待遇誘因不足 基層無奈嘆:難怪沒人想當教師

一一四學年開始代理教師受全年聘期保障,並能比照正式教師年年敘薪,但教學現場卻未見招聘情況改善。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一一四學年開始代理教師受全年聘期保障,並能比照正式教師年年敘薪,但教學現場卻未見招聘情況改善。何厝國小教務主任蔡昌樺表示,對不具教師證的代理代課教師來說,無法享有敘薪保障自然沒有吸引力,再加上近年社會「仇師」氛圍嚴重,讓越來越多人不願選擇教師工作。

疫後正式教師缺額大開,但還是有衆多原因導致學校需要聘請代理教師,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陳清義指出,如有學校擔心少子化未來減班,就會聘請代理教師控制員額;教師退休當年因招聘時間緣故,無法在當年暑假退一人、補一人;各縣市教甄時間不同,重榜導致不少人考上又放棄等等。

陳清義表示,雖然代理教師這個學年起可以敘薪、領全年薪水,福利越來越接近正式老師,但還是看到許多學校的代理教師甄試得開到廿招,「如果下網下廿次都沒有魚,那就代表魚池裡根本沒有魚!」

蔡昌樺指出,目前只有具備合格教師證的代理教師纔有敘薪保障,但實務上很多代理教師是三招後錄取、未必有教師證,對他們來說也就沒有吸引力。而支撐部分課程的「代課」老師採鐘點制,薪資偏低,每月僅新臺幣兩萬元左右,自然難以吸引穩定師資投入。

此外,蔡昌樺也提到近年社會「仇師」氛圍嚴重,部分家長對教師動輒投訴或濫訴,使教學現場壓力倍增。這樣的工作環境,讓許多人即使具備資格,也不願選擇教師作爲長遠職涯。

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巫彰玫也認爲,在學校教師人力持續吃緊的情況下,應增加教師工作誘因,薪水調增及營造友善校園。此外,教育部應正視校事會議衍生的訴訟頻繁應正視並做檢討,才能減輕教師的任教負擔與恐懼。

針對校園濫訴問題,教育部表示,高中以下校教師解聘停聘不續聘或資遣辦法自修正迄今才一年,爲了解實務現場執行情形,刻正蒐集各界回饋意見,作爲未來修訂解聘辦法參據。國教署將再向各地方政府加強宣導,確實依解聘辦法辦理,避免教師遭不當濫訴,並持續推動友善校園計劃,鼓勵學校建構同理接納、互助共好的校園氛圍,促進親師生良好互動,減少衝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