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輪融資過億,紅杉投了個靈巧手
前有它石智杭的1.2億美元最大天使輪,這兩天又有靈巧手公司種子輪融資過億。
4月8日,靈心巧手宣佈近日完成超億元種子輪融資,融資將用於底層技術研發和產品優化迭代。雖有朱嘯虎給具身智能潑冷水,架不住資本對這個行業仍然追捧。此次融資便刷新了全球靈巧手行業種子輪融資的最高紀錄。領投方是紅杉種子基金和萬凱新材,力合資本、力合金融、華倉資本、鞍羽跟投。
在“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顯學指引下,早期投資的團購不算新鮮事。上個月,它石智杭公佈的投資人名單包括:藍馳創投、啓明創投、線性資本、恆旭資本、洪泰基金、聯想創投、襄禾資本、高瓴創投。這纔剛天使輪,已經集齊了一線財務投資人和CVC們。據我瞭解,就這價格還是有機構想投都投不進去,還有的機構年初就表示具身智能泡沫嚴重,但這回還是出手了。
錢不錢的,對一部分機構來說,能擠進最主流的案子本身也是意義所在,不然VC也不會排隊拜訪DeepSeek。
再看靈心巧手,本輪也擠進去了6家資方。領投方之一是紅杉種子基金。在具身這種熱門賽道上,紅杉自然不會缺席。今年以來,除了靈心巧手,在4月9日穹徹智能宣佈的數億Pre-A+輪融資中,紅杉中國作爲老股東又追投了一輪。穹徹主要研發具身智能基礎模型和系統,提供覆蓋智能機器人應用開發全週期的軟硬件工具和平臺。
除了財務投資人,靈心巧手的領投方中還出現了產業方的身影。萬凱新材是一家上市公司,過去的投資主要聚焦於新材料領域,此次出手,除了看中新行業的發展潛力,更像是出於自身產業發展的探索。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離不開新材料,萬凱新材曾在投資者關係平臺上表示,正在探索 PETG、改性 PET 等新材料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可能性。可以想見,二者合作,可以大幅降低靈巧手的成本,而靈心巧手也能爲材料產品提供新的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
“全球自由度最高的靈巧手”
舉起正在調試的靈巧手,手指關節處的微型電機會發出蜂鳴般的震顫。靈巧手,是模擬人類手部功能的高自由度機器人末端執行器,可應用於醫療康復、科研教育、家庭生活等領域。曾有學者評價,機器人是自動化的‘最後一公里’,靈巧手則是機器人的‘最後的一釐米’。靈心巧手創始人周永則將靈巧手稱爲“打開具身智能的鑰匙”,這個比喻很形象地說明了其在具身智能生態中的關鍵位置。
2019年,靈心巧手成立,聚焦“靈巧手+雲端智腦”核心技術路線,致力於構建具身智能專用靈巧手平臺。作爲靈巧手平臺提供商之一,靈心巧手並不是最早一批入局者。早在2004年,英國 Shadow Robot 已推出靈巧手產品,這也是目前最成熟的商品化多指靈巧手之一,擁有26個自由度;而在國內,因時機器人是首家實現了商業化量產的靈巧手企業,並將靈巧手的單價降到了5萬元以下。
靈心巧手的核心產品是自主研發的 Linker Hand 系列靈巧手,以及相關的動捕遙操系統、靈巧操作數字孿生平臺等平臺化產品。其核心競爭力在於,Linker Hand 號稱是當前“全球自由度最高的商用靈巧手”。
人類的手通常被認爲具有27個自由度,手部自由度越高,越能做出更加複雜精細的動作。機器人每一個能動的部位就是一個自由度,自由度的高低直接影響靈巧手的實用程度。Linker Hand系列靈巧手的主動自由度在12-42個之間,單指的自由度從2個到7個不等。官方宣稱,這是目前首款高自由度、可360度自由旋轉的靈巧手。最大負載能力達5kg,部分性能甚至超越人手極限。在2025年北京臺春晚上,靈心巧手研發的人形機器人Linker bot爲觀衆展示了五指靈巧手彈鋼琴、倒咖啡、扭螺絲釘、使用工具等動作。
再看團隊,在“神仙打架”的機器人賽道,如王興興這樣的“草根”出身並不多見,創業者們多有海內外名校光環、知名大廠背景加持,靈心巧手背後的創始團隊同樣不乏名校和產業背景。
其創始人兼CEO周永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少年班,已有超過十年的C端互聯網產品和機器人研發經驗。2017年起,他領導團隊研發了一款智能室外無人車,該車配備先進的傳感器和自主導航系統,能夠在複雜環境下自主行駛,並在中國商飛、環球影城、港珠澳大橋等知名項目成功落地。
此外,公司多位核心成員也曾在達闥機器人、九號、遨博等業內知名企業擔任技術責人,主要研發人員多來自清華、北大等頂尖學府。目前,公司靈巧手的生產研發團隊已有超百人。
在技術積累和產品落地上,其優勢可見一斑。
把價格打到萬元內
在國內,靈巧手這個細分行業不乏深耕近十年的競爭者:
有春晚“一跳成名”的宇樹科技近日發佈的Dex5靈巧手,標誌着機器人末端執行器從單一功能向“感知 -決策-執行”一體化演進;因時機器人研發的RH56BFX系列仿人五指靈巧手,採用直線驅動設計,擁有6個自由度與12個關節;也有公司嘗試不同於傳統方式的人機互動方案,如傲意科技和強腦科技將腦機接口技術引入靈巧手領域。
此外,新公司也在順勢誕生,不斷斬獲資本的關注。除了靈心巧手,今年2月,靈巧手研發商源升智能宣佈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深創投領投,昆仲資本和中科創星跟投。這家公司成立於去年年底,創始人楊思成畢業於清華大學,曾是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的核心成員。
靈心巧手抓住了自由度這個突破口。周永稱,目前大多公司所做的人形機器人,通常只是在做演示、打招呼時使用靈巧手,到了執行具體任務,都會切換成二指夾爪。且大部分靈巧手的自由度較低,動作捕捉、數據同步等也存在難題。而Linker Hand在自由度方面有所提升。
但要想做到和人手一樣靈活,僅有自由度還不夠,另一個核心要素是感知能力。Linker Hand內置的“電子皮膚”可以進行智能感知,配合高精度攝像頭,能夠實時感知物體的形狀、材質、粗糙度、溫度等多種信息。
從技術路徑上說,靈巧手當前存在多條技術路線暫未收斂。三條主要路線是連桿傳動、腱繩傳動和齒輪傳動,在不同場景之中各有優劣勢。Linker Hand系列採用了雙結構設計方案,讓靈心巧手成爲國內唯一實現連桿結構與鍵繩結構靈巧手同時商業化量產的企業。相比起Shadow Hand和特斯拉擎天柱等採用的單一鍵繩方案,雙結構可以讓靈巧手的操作更加流暢精細。在硬件之外,靈心巧手擁有全球最大的靈巧操作數據集DexSkill-Net,並在此基礎上訓練雲端智腦,以幫助Linker Hand更加快速地學習更精準的手部動作,提高任務執行的準確性。
除了技術,Linker Hand最突出的優勢是性價比。官方表示,其耐用性是Shadow Hand的十倍,而成本僅爲前者的十分之一,其公開售賣的20個主動自由度靈巧手價格僅爲4.99萬元。 上個月在天津舉辦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大會上,靈心巧手發佈了全球首款萬元內高自由度靈巧手,算是把價格徹底打下來了。
考慮到人形機器人增長的市場規模,而每臺人形機器人均需配置靈巧手,其市場規模也將快速增長。靈心巧手目前產品月銷量超千臺,佔據全球高自由度靈巧手市場 80% 份額,被用於斯坦福、劍橋、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實驗室的科研工作中,在工業自動化、康復醫療、美容化妝等多場景也已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