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洞在理論上絕對可行,前提需要一個足夠發達的文明!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宇宙浩瀚無垠,但目前我們人類踏足最遠的地方也只有我們的月球而已。我們是否有可能移動夠快,讓我們得以造訪宇宙的遠處?我們是否能踏上宇宙最偏遠之處?雖然困難重重,科學家仍繼續推測,星際飛行的可能理論。其中一個可能性猶如宇宙奇景,一個穿越天空的通道,名爲蟲洞!
蟲洞是一條太空細管,連接太空中兩個遠距離部位,這就像隧道,是宇宙中的一個小空間,你進入那裡,會從宇宙的另一處出來。穿越太空的隧道,這條捷徑能跳過隔開宇宙最遠兩端的數十億光年。問題是有什麼東西能在太空打洞?
蟲洞也因此成爲科幻小說的重要元素,因爲這能讓你前往必須抵達的宇宙各處,而且幾乎是瞬間達到,不受光速的約束。有了蟲洞,你或許還是能以低於光速的速度更快抵達想去的地方,因爲距離縮短了許多,這就是穿越太空的捷徑。
蟲洞或許也能通往不同時間,因爲蟲洞是穿越時空結構的通道,理論上這能連接太空中的不同地點,因此理論上也能連接不同時間。因爲時空是結合在一起,穿越蟲洞不只能讓你抵達太空中的不同地區,可能也會讓你回到過去,你或許能回到過去,拜訪進入蟲洞之前的你。
假設你家客廳有個蟲洞連接你家餐廳,兩地之間或許相隔5年,所以你今年進入蟲洞,就會回到5年前,如果你帶着報紙,很有機會在股票市場大賺一票!
從未有人看過蟲洞,我們所知蟲洞可能存在的唯一證據,是蟲洞並未違反當前關於宇宙運作的所有理論。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你能想像在時空中有個蟲洞,困難的是推測如何製造蟲洞。
其實要製造蟲洞很難,必須撕裂時空,連接兩個不同部位,時空的相對性開啓了所有可能性,即使只是理論。除了蟲洞,有個點子是瓦解空間,然後移動太空,由此完成遠距離航程。
如果你想駕駛宇宙飛船長程飛行,除了加大馬力以最高速前進,爲何不改變太空就好?讓後方的空間膨脹,並且壓縮前方的空間,讓空間開始移動。在移動時,我們是穿越空間,但如果讓空間移動,我們不動呢?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因爲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指出宇宙萬物存在的時空結構可以被彎折,扭曲,摺疊和伸展。這就類似自動人行道,你走上以時速10公里,往某方向移動的自動人行道,你自認是靜止的人行道在動,你沒移動,但你會看到所有東西都以時速10公里經過。
但理論上可行,不表示就有可能落實。雖然其原理是扭曲空間,但沒人知道要用哪種機器,操控宇宙的大小。但嘗試不一定會失敗,不嘗試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似乎每當以想象力結合科學我們就能完成最驚人的創舉,這些創舉帶領我們走向更遠,不斷超越以往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