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一秒能跑2.5公里,寧德時代、比亞迪、華爲激戰超充賽道

在上海車展召開前夕,寧德時代(300750.SZ)發佈了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將峰值充電速度推高到12C,即電池能在5分鐘內充滿電,電動汽車充電一秒可行駛2.5公里。這超過了比亞迪(002594.SZ)上個月發佈的閃充電池一秒2公里的充電速度。

電池充電技術進一步迭代,彌補了電動汽車在補能方面的短板,趨近於“油電同速”的實現。

這也爲電動汽車超充與換電的模式之爭增添新的看點。

華爲數字能源副總裁何波在本週二稱,國內支持超充的電動汽車車型已經從2022年的20多款增加到目前的超過200款,乘用車迎來了全面超充新時代,不會再有人挑戰這一觀點。

兩年前,華爲高調進入電動汽車充電樁領域,計劃部署10萬座超充樁,這些充電樁可在5分鐘內爲電動汽車補充200公里的續航。華爲將其描述爲“一杯咖啡,滿電出發”。

何波回憶稱,彼時曾有行業人士擔心,當時市場上大部分是慢充的電動汽車,華爲超充樁的佈局是不是太早了。這一擔心事後被證明有些多餘,加速佈局超充樁已成爲電動汽車行業當下的共識。

比亞迪發佈閃充電池的同時,宣佈將建設4000座兆瓦閃充站,以此解決車樁匹配的問題。華爲也計劃乘勝追擊,將超充技術由乘用車拓展到重卡等商用車領域。

星星充電研發高級副總裁李宏慶告訴界面新聞,在乘用車充電中,超充的比例未來會逐步提升,但超充與其他充電方式並非互相排斥。

星星充電是國內三大電動汽車充電網絡運營商之一,它也同時生產和銷售充電樁。過去一年多,星星充電已交付了超過1萬臺超充樁。

星星充電將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按場景分爲三層:5-10分鐘的超充、2小時的目的地充電和8小時的家庭慢充。 李宏慶稱,並不是說快充來了,就不需要其他充電方式,應考慮在特定場景下采用哪種充電方式最爲合適。

經濟性也是考量因素之一。無論是支持超充的電動汽車還是充電樁,成本都有一定程度提升。平均來看,超充樁的成本是普通充電樁的1.5倍-2倍,充電站通常會在十臺充電樁中配上一臺超充樁,以此兼顧需求和成本。

本屆上海車展上,換電模式也迎來新的利好消息。

寧德時代在車展期間宣佈,聯手廣汽集團、北汽集團等五家車企,將推出十款支持寧德時代換電電池的新車型,今年四季度起陸續上市。在發佈新一代超充電池的同時,寧德時代也並未放鬆換電業務的佈局。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在去年底的換電業務發佈會上預測,到2030年,在電車補能模式上,換電、家充、公共充電樁將三分天下。

在這場發佈會上,寧德時代不但發佈了新一代換電電池,還宣佈2025年將在國內新建1000座換電站,遠期規模建設3萬座換電站,由此開始大規模介入換電領域投資。

儘管換電被認爲是一項重資產、高投入、長週期的產業,但其補能更便捷等優勢也顯而易見。同時,在換電模式下,一輛電動汽車不再與一塊動力電池綁定,車主能根據用車需求,選用不同性能的動力電池。曾毓羣此前已表態,寧德時代的所有新技術都將應用於其換電電池。

寧德時代大規模投入換電業務後,更多車企也開始選擇兩條腿走路,將資源投入到換電模式中。此前,僅有蔚來等少數車企大規模量產換電車型。

對於車企而言,充電和換電兩種模式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即使被認爲是換電業務急先鋒的蔚來,在佈局超過3000多座換電站的同時,也自建了約2.6萬座充電樁,用於爲包括蔚來在內的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

這些充電樁大部分與蔚來的換電站同步建設,構成充換一體站。寧德時代新建的巧克力換電站,同樣集合了充電和換電兩種功能。

蔚來高級副總裁沈斐在今年3月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上例舉數字稱,今年春節期間,在蔚來運營的充換一體站中,換電和充電所使用的電量約爲3:1。

欣旺達動力營銷副總裁王華文在上海車展期間告訴界面新聞,充電和換電兩種模式會長期並存,欣旺達動力更認同的是充電模式。

這家隸屬於欣旺達(300207.SZ)旗下的動力和儲能電池企業去年已推出6C超充電池,並計劃將充電倍率進一步提升至8C-10C。

除了寧德時代外,目前並沒有其他國內電池公司介入到換電業務中。

一家二線電池企業高管年初曾對界面新聞表示,按照國內電池企業的實力,能夠運營換電業務的可能只有一家公司(寧德時代),其他企業並非不想做,而是沒有相應的資金實力以及風險承受能力。

據界面新聞了解,寧德時代單座換電站的站體成本在100多萬元,意味着將至少投入10億元,用於完成今年1000座換電站的建設目標,這還不包括電池、土建、場租等其他開支。

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呈現一超多強的格局,寧德時代佔到了四成以上的國內市場份額,去年淨利潤達到507億元的歷史新高,盈利能力數十倍於其他二線電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