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斥假徵才訊息 Threads淪詐團平臺

Meta旗下新興社羣平臺「Threads」,已成爲不少業者徵才的管道之一。(蔡佩珈攝)

Meta旗下社羣平臺「Threads」近2年成爲年輕人愛用的社羣軟體之一,Dcard、蝦皮等企業都曾藉此平臺徵才,Threads高人氣也被詐騙集團相中,內政部警政署打詐儀表板顯示,近3個月Threads有19件假求才詐騙。勞團與人力銀行呼籲政府加強查緝、監管社羣平臺徵才廣告,並落實防詐騙宣導,防止不肖人士假求才、行詐騙之實。

Threads於2023年7月正式上線,臺灣流量排名全球第2,使用者以16至24歲爲最大宗。若在Threads使用徵才、徵人等關鍵字搜尋,可見許多業者刊出相關資訊,例如Dcard去年貼出創意影片徵求行銷實習生,還標榜上班可享受按摩、零食飲料吃到飽、免費午餐及手搖飲等福利;蝦皮則以「聽說Threads很多鬼才」爲題招募社羣行銷小編,並說明需撰寫文案、規畫創意貼文等工作內容。

但Threads也因此被詐團鎖定,據警政署統計,民衆近3個月在Threads遭詐騙共551件,其中19件是假求才詐騙,有民衆在Threads應徵兼職行政工作,加入LINE工作羣組後,被騙至投資平臺申請帳號,並依指示購買42萬元虛擬貨幣,直至無法提領獲利金才驚覺受騙。

104人力銀行人資協理江錦樺觀察,臺灣近年缺工,企業找人無所不用其極,社羣平臺自然成爲招募管道之一,Threads受衆是在社羣平臺活躍的年輕人,不少數位行銷、新創、拍影片等相關行銷媒體產業傾向在此徵才。

她分析,Threads會依據使用經驗推播貼文,若使用者想找工作,自然容易看到相關資訊,但Threads沒有驗證業者的機制,加上有心人士稱「Threads很好找人」、「我在Threads找到工作」等語帶風向,都讓職缺真實性打上問號,現在社羣平臺興起,希望政府可設立檢舉專線,加速查緝假求才詐騙。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表示,年輕人習慣在網路交流,戒備心容易降低,警政署、數發部應加強巡查社羣平臺上的假求才廣告,政府也應加強監管網路求才,例如業者在該平臺刊登,需事前提供公司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