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近30億元打造林口新地標 國家檔案館試營運破10萬人潮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14日表示,全國首座「國家檔案館」自9月初試營運以來,吸引逾10萬人次入館參觀,預定於11月22日正式開館。新館設於新北市林口區,斥資29.19億元打造,爲我國首座兼具典藏、展示與研究功能的國家級檔案館,兼具文化記憶保存與公共教育推廣意義。

檔案管理局指出,館藏檔案量體龐大,共分爲25大類別,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等面向;其中最早的檔案可追溯至1743年(乾隆八年)的清代地契,見證臺灣數百年曆史脈絡。若將所有實體檔案堆疊起來,高度約相當於兩座臺北101大樓,體量驚人。林口基地共設55間檔案庫房,具備恆溫恆溼及防災系統,足以容納如此龐大的典藏規模,並預留空間以持續蒐藏重要公共檔案。

試營運期間,除展廳涌現人潮外,建築景觀與公共藝術也成爲熱門打卡地標。館舍外觀採紅色漸層玻璃帷幕設計,象徵林口層層紅土岩層與檔案記憶的厚度;基地面積2.56公頃,但僅開發四分之一,其餘空間保留自然滯洪綠地,融入林口運動公園綠帶,營造城市中的生態共融地景。

檔案館內規劃常設與特展空間,首展「島嶼.我們的故事」以「重返1987」解嚴檔案爲主題,並設置兒童體驗區、咖啡廳與文創商店,讓檔案走出公文櫃、走進日常生活。館方同時設有研究閱覽中心及數位典藏技術區,提供學者及民衆查閱與研究,期望成爲全民共享記憶的新文化地標。

國家檔案館空拍實景。國發會檔案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