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飯時,長期喝二、三兩白酒的人,最後身體都怎樣了?

“堂下客常滿,杯中酒不空。”

酒,既是逢年過節最不可缺的招待之物,也是不少人的精神慰藉。

有人喝的是酒,有人喝的是情懷。

俗話說,小酒怡情,大酒傷身。

那麼,長期喝一二兩酒的人,對身體的影響大嗎?

根據國內外的研究證實,沒有安全的飲酒量!如果想要安全,那麼就不要碰酒!

《柳葉刀》刊登的一條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研究顯示,喝酒不能帶來任何健康收益。

已有大量數據證實,飲酒是全世界範圍內導致中青年男性(15~49歲)死亡的頭號殺手。

我們從小就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酒精對於身體的影響,同樣不容小覷。

早在1988年,酒精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爲1類致癌物。

何爲1類致癌物?即有充分證據證明其致癌性的物質。

除了酒精,較常見的1類致癌物還有鹹魚、加工肉製品、焦油、檳榔、黃麴黴素、甲醛等。

有人說,小喝幾杯沒問題吧?但實際上,一旦開始喝酒,就跟抽菸一樣,同樣是會上癮的。

特別是那些喝白酒的人,大多不會偶爾喝一杯,而是每天都要喝上一點。

每天一二兩,每月就是3斤-6斤酒,一年下來,就是36斤-72斤酒。

你的肝臟,每年就要替你“消化”掉這幾十斤酒,同時受到影響的器官,還有胃、腸、血管等器官。

酒精進入體內後,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才能排出體外:

酒精,即乙醇首先會進入胃和小腸,在這裡經過0.5-3個小時左右被完全吸收,之後通過血液,進入體內所有含水的組織和體液中,包括大腦、肺泡等都有乙醇的身影。

約有90%的乙醇會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在肝內經過乙醇脫氫酶氧化爲乙醛,然後經過乙醛脫氫酶氧化爲乙酸,再轉化爲轉化爲乙酰輔酶A,通過三羧酸循環,最後代謝爲二氧化碳和水。

還有近10%的乙醇經由腎和肺排出。整個酒精的代謝過程大約爲10-20小時。

研究發現,亞洲人天生是缺乏分解乙醇的酶——乙醛脫氫酶的,如果這些分解酒精的酶不太夠,那麼酒精無法及時被代謝,血液中的乙醇濃度急速升高,不僅會直接傷害肝、腎等器官,嚴重甚至可能致死。

數據顯示,大多數成年人致死量爲一次飲酒,相當於純酒精250-500mL。

長期喝酒的人,最終會怎樣?

實際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畢竟每個人對酒精的耐受不一樣,就跟吸菸一樣,其影響不會立馬顯露,但同一個人不吸菸跟吸菸,患肺癌等的風險則會明顯不同。

有人會說,誰誰誰吸菸喝酒也活到了八九十歲,但他看到的只是小範圍的情況,我們要看的是整個吸菸喝酒羣體所面臨的健康風險。

總之, 想要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傷害,最好的方式是不喝酒或者戒酒。

如果你實在做不到,也要儘量少喝,並選擇酒精度數低的酒類,如啤酒。

倘若出現醉酒反應,可立即喝一些高糖飲料,比如果汁,當大量糖分進入體內後,就會啓動三羧酸循環,加速體內的酒精代謝。也可以服用特效的醒酒藥物,拮抗酒精帶來的醉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