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格力,王自如下一步會做什麼?迴歸測評創業或成唯一“稻草”
羅永浩:“被包養,就不要談人格!”
時隔多年,羅永浩這句話,在互聯網上依舊是經典。
從早期的王自如到今年的陳震,又到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極客翔翔”,都是這條路上的見證者。
近日,有網友發現,就職格力的王自如,在被爆被深圳法院執行3300萬後,格力內部已經搜不到他的信息了。
這也引發網友對王自如離職的討論。
有格力員工表示:之前王自如使用的郵箱等聯繫方式,目前已經無法聯繫到他了!
這也證實了王自如確實從格力離職了。
那麼王自如離職、被執行事件後,他可能會走的路,也被網友津津樂道,不少人認爲他可能會選擇加入另外一家大公司,也有人會說,他可能選擇創業。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王自如後續的路:
一、加入大公司
就目前來看,看似非常有可能,實則概率不大。
原因很簡單,時不我待!
王自如目前被執薪3300多萬,如果僅僅只是加入一家大公司,按照他正常職務薪水來看,大概率兩三百一年的年薪,差不多已經是極限。
就算他再省吃儉用,一年省300萬,那麼要還完這3300多萬,他需要11年。
這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從格力離職,看似正常,實則依舊是沒能從格力這邊換到緩解債務的好處,之前他加入格力,有大概率是期待加入格力後,背靠格力,來緩解債務的。
結果,目前來看,他失敗了。
單純地加入一家公司,短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掉他目前高達3300萬的債務。
二、創業自救
這條路是目前比較符合他利益的路。
有句古話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他想要短時間內得到一大筆的錢,未有創業,要麼靠營銷賺錢,要麼出售股份換取資金。
這看似不穩,有點冒險。
但比起第一種加入大公司,拿固定薪資,花十多年還債來說,這是最優解。
但對於王自如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
1.起點很高,相比於很多草根崛起的創業者,王自如有天然優勢。
都知道他是短視頻測評崛起的,對於這一行,他天然的就有優勢,後續真創業,也會走這條路。
或許不會去做測評,只是簡單的直播帶貨,這確實還是能夠做到的。
雖然看上去現在他欠債3300萬,但請相信,他步入這一行,找來百八十萬甚至一兩百萬的啓動資金,這還是有可能的。
2.進展困難,口碑不好
無論是之前做測評被老羅怒懟後口碑壞了,不得不放棄做測評,還是後續加入格力,對王自如的口碑來說。
都很致命。
流量確實大,但口碑不好。
做起一個號可能容易,但想通過號實現變現,就很困難,這也是王自如必須面臨的難點。
按照目前的情況,我認爲王自如應該會選擇二合一的模式。
也就是我要說的第三條路。
就是加入公司與創業相結合,既能保證收入穩定,又能夠快速崛起。
加入公司,大家很好理解。
那麼創業?怎麼創業?
按照目前的局勢,那就是利用自己的流量,起號然後直播帶貨,又或者是起號再做測評。
不過測評的路,大概率不好走,帶貨成爲合理的方式。
比如起號後,帶貨先從格力產品開始,然後慢慢做大做強,做好後,接受融資,用來緩解債務。
而且可以加入大公司,背靠大公司來進行後續規劃,這是我認爲目前王自如想要擺脫3000多萬債務,最好的辦法。
具體他會不會走,我們拭目以待。
但我相信,王自如90%以上的概率,會走要麼單純創業直播帶貨,要麼加入公司+直播帶貨。
就不知道這一次如果他再創業,還有沒有膽量再戰羅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