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自己“挺努力”了,爲什麼成績一直在退步?
如果有人發明了一臺“初中生退步模擬器”,那麼它的使用手冊大概就長這樣:
每天玩手機超過一小時,不喜歡的老師直接屏蔽,不懂裝懂,天天社交但社交完又後悔,作業靠抄,學習隨緣,做題不打草稿,考試不總結,遇到難題就想人生……
如果你的日常,剛好和這臺機器的運行機制完美重合,那麼恭喜你,學習成績必定直線下降,連中考都不會手下留情。
但最可怕的不是成績退步,而是你不覺得退步有什麼大不了的。
剛開始只是一次考試考砸了,想想“下次努力吧”;後來成績越來越拉垮,你安慰自己“高中的題型可能更適合我”;再然後,你開始接受現實:“學習不就是這樣的嗎?反正也就那樣。”
到最後,數學老師講到二元一次方程組,而你已經在默默思考“人生的意義”了。
但說實話,中學階段根本不需要什麼天賦,90%的學習問題,都是壞習慣造成的。成績下滑不是因爲你笨,而是你手握一把爛牌,還不願意洗牌。
今天我們就來拆解這臺“退步模擬器”,看看它到底是如何精準狙擊你成績的。
第一刀:手機
“就玩一小時,真的,就一小時!”
這句話每個初中生都說過,但真正做到的屈指可數。
最經典的場景是,某位同學一邊大聲喊着“就看五分鐘!”,一邊手指瘋狂滑屏,等他猛地擡頭,發現外賣都到了,天都黑了,作業字都沒寫一個……
學霸們也玩手機啊,爲什麼人家還能年級第一?
因爲他們玩的方式和你根本不一樣。
學霸玩手機像是喝咖啡提神,學習狀態良好時,給自己五分鐘放鬆一下,玩完就能立刻投入學習。
而普通人玩手機更像進了迷宮,想出來要靠奇蹟——本來說刷個短視頻,結果刷着刷着,竟然在研究“企鵝的膝蓋到底在哪裡”,然後順便又看了兩集動畫,最後刷到“如何讓貓咪愛上你”時,才突然想起自己家根本沒有貓。
關鍵是,學霸從來不讓手機支配他們的生活,他們掌控手機,而你被手機牽着鼻子走——學霸能做到“學習時完全無視手機”,但你能做到“手機在你旁邊而不碰它”嗎?
一旦你習慣了每次學習時都要刷會手機,那你的專注力就已經被榨乾了。
你會發現,不刷手機你就坐不住,不摸手機你就感覺心裡發慌——那不是你愛玩,而是你的大腦已經對信息刺激上癮。
這就像一個天天喝奶茶的人,突然讓他改喝白開水,他會覺得“水沒有味道”,但問題是,水本來就不該有味道,是你的味覺被甜味摧毀了!
手機不是不能玩,而是什麼時候玩,怎麼玩,玩多久,你必須自己做主。
否則,你就是把“成績”送上斷頭臺,親手拉下屠刀的人。
第二刀:偏科
“這老師太煩了,我不聽了。”
有些學生對不喜歡的老師避之不及,不管老師講得是天書還是秘籍,反正我“自動屏蔽”。
偏科,就是這麼來的。
但凡是偏科嚴重的,基本上都進不了重點高中——畢竟高考拼的是總分,不是某一科的驕傲感。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還自我催眠:“我其他科很好,拉一科怎麼了?”
但問題是,你拉的這科可能是數學,可能是英語,甚至是物理、化學這些“死一科拖三科”的主科!
這些學科的關係就像多米諾骨牌,倒了一塊,接下來全線崩盤。
你要是真的偏科嚴重,那就相當於四肢健全的人自斷雙臂,單憑兩條腿去打籃球——別說上場,連站穩都難。
還有些學生,明明聽不懂,還在那瘋狂點頭,彷彿靈魂已經掌握知識,只有肉體滯後了。
老師講“勾股定理”,他瘋狂點頭,心裡卻在想着“勾股是誰?”;老師講“定語從句”,他繼續點頭,嘴裡卻默唸“定語是什麼?”;考試一考,全軍覆沒。
學習不是演戲,點頭不會讓你會做題,只有搞明白了才行。
如果你發現你經常在課堂上“理解得很好”,但考試一考就“忘得乾乾淨淨”,那很可能不是你忘了,而是你從一開始就沒學懂。
記住:聽不懂就別裝,會纔是硬道理。
要想真正提高成績,最先要改掉的就是這種“自我欺騙”。
第三刀:拖延
“這道題我先不寫,等會兒再說。”
這句話的下半句,通常是——“然後就再也沒寫。”
很多人不是不會,而是總覺得“等一下再做更舒服”。於是,作業能拖到10點絕不9點寫,複習能放到考試前一天絕不提前準備。
然後第二天早上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時間補救了。
拖延的本質是什麼?
是你覺得自己未來的自己會更勤奮,但實際上,未來的你,和現在的你一樣廢!
有個很經典的“拖延者心路歷程”:
第一天: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吧!
第二天:明天一定寫!
第三天:今天事情太多,明天絕對寫!
第四天:算了,還是抄吧。
要想不成爲“拖延症患者”,最好的辦法不是等“動力”來了,而是——不管想不想做,先做五分鐘。
只要開始了,你就能完成。一旦你跨過了開始的門檻,剩下的就容易得多。
最後,如何擺脫“退步模擬器”?
1.手機設定使用時間,不是靠自制力,而是直接物理隔離,比如做作業時交給爸媽保管。
2.不喜歡的科目也得學,重點高中不收“單科天才”,收的是“全能戰士”。
3.課堂上別裝懂,作業不抄襲,學霸不是天生會,而是敢問、敢錯、敢總結。
4.別想着“等有動力再做”,你越等,動力越不會來,直接動手最關鍵。
你的成績,和智商關係不大,跟你的習慣關係很大。
你以爲你在上學,其實你在和壞習慣對抗,贏了,成績自然上去;輸了,退步也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