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扣錢合理嗎? 網友揭真相:很多公司都違反勞基法
臺灣不少公司有遲到扣薪的規定,員工也多半習以爲常。示意圖/Ingimage
在臺灣,上班遲到被扣薪幾乎成了職場的「潛規則」,不少公司都有類似規定,員工也多半習以爲常。不過,近日有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發文,指出其實很多公司的扣薪方式都違反勞基法。
原PO表示,日前看到一篇文章討論遲到扣薪,才發現原來大家都不覺得這制度有問題。她解釋,勞基法並未規定遲到一分鐘要扣多少錢,而是要求僱主不得超過員工實際未提供勞務的比例,且需依照員工的時薪或月薪來計算應扣除的工資。因此,像是「遲到一分鐘扣50元」或「遲到未滿一小時以一小時計」這種扣薪方式,都可能違反勞基法。
貼文一出引發熱議,「妳去找老闆講,講了就是資遣,很多公司都這樣,整個臺灣都這樣,所以無奈還是要做啊」、「因爲勞動部很少查、因爲講了就要換公司,除非剛進公司的,不然老人都會默認」、「因爲臺灣符合勞基法的公司太少,一堆給你責任制的,不給報加班」。
還有網友認爲,「臺灣人就是奴」、「配得感低吧!沒有勞權意識,覺得講了也沒用,大家都這樣想,結果就是沒人去講」、「有些人在性格上會認爲『自己不值得正常待遇』、『好待遇輪不到我』,認爲『這是爲了工作沒辦法的事』、『工作本來就這麼苦』、『人生就是要吃苦』,而自動運行內在合理化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