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7500萬改造 桃園陽明公園打造自然共融遊戲場
桃園市陽明公園斥資7500萬元改造,串聯公園內的環狀動線,打造自然共融的遊憩場域。(桃園市工務局提供)
桃園市陽明公園斥資7500萬元改造,串聯公園內的環狀動線,打造自然共融的遊憩場域。(姜霏攝)
桃園市陽明公園爲桃園區面積最大且自然生態資源豐富的城市公園,總面積約7.88公頃,市長張善政13日出席竣工暨啓用典禮時表示,陽明公園經遊戲場、附屬設施與整體景觀的升級改造後,展現多功能、全齡友善的嶄新風貌,工程經費約7500萬元,串聯公園內的環狀動線,結合林下空間與水生態環境,打造自然共融的遊憩場域。
工務局表示,此次改造共有4大主題,包括「草坡探險區」設置滑梯、攀爬網與水畫牆;「生態教育區」結合桃園埤塘文化,透過改造生態水池與設置木棧道;「猿林遊戲區」融入多樣遊具如鳥巢鞦韆、沙坑、滑軌與溜索;「猿氣體健區」爲年長者規畫健康步道與復健設施,並設置林蔭座椅。
工務局說明,陽明公園是桃園市府團隊打造「P@RK,園宇宙」特色公園系列之一,自去年由大園華興池公園開始,中壢光明公園、龍潭運動公園、平鎮運動公園都已開園啓用,廣受民衆好評,今年桃園陽明公園、楊梅四維公園、八德楓樹腳公園也都將陸續開放。
工務局指出,爲歡慶兒童節,市府也將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這7座公園就像宇宙中的不同星球,各具特色,爲民衆提供更多元化的休憩空間與環境教育場域,「P@RK」意爲「PLAY AT REAL KINGDOM」,期待民衆能走出3C虛擬世界,進入這些城市綠洲,實際感受親子互動與健康生活。
桃園市政府表示,呼籲民衆要遵守使用規範、愛惜遊具,讓每一位來到公園的朋友都能享受安全、快樂的遊玩時光。公園不僅是城市的休憩場所,更是綠色心臟,能有效緩和氣候變遷與都市熱島效應,推動公園的建設,展現桃園市府致力於打造宜居城市的成果,未來將持續努力,爲民衆創造更多幸福的生活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