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戰略性貨品出口更新 經部:維護國安及企業權益
針對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經濟部表示,主要是維護國安、企業權益。(圖/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4日召開記者會,指經濟部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目的是爲圖利特定廠商;經濟部表示,擴大出口管制是基於維護國安與企業權益,有其必要性;爲因應美國加徵關稅、地緣政治變動與近期匯率波動對企業營運造成的衝擊,經濟部已啓動多項政策工具,積極協助產業強化韌性。
經濟部指出,爲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及國際情勢變動,已擬具「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規劃新臺幣930億元特別預算挹注「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該特別條例草案已於立法院審議中。
經濟部也將以特別預算推動「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開拓多元市場」3大產業支持措施,以解決產業短期資金週轉困境、協助產業研發轉型與汰舊換新設備,及布建國際行銷通路、爭取海外訂單。
針對近期外匯市場波動,尤其新臺幣升值對出口型企業造成經營壓力,經濟部強調,已成立因應小組密切關注匯率變化,並提供多項融資協助方案,包括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專案貸款、振興專案貸款、外銷貸款優惠信用保證方案、強化貿易金融貸款方案及加強輸出保險準備計劃,提供低利及融資保證等優惠,以減輕企業財務壓力。
經濟部表示,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是依據貿易法第13條授權公告,定期召開跨部會審查會議來更新名單。迄今名單的審查,是參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及友盟國家的制裁與管制名單,並基於防止武器擴散義務及其他國安考量,可避免我國企業遭外國制裁,以保護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