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湖高球場開挖滯洪池惹議 高市府回應:防汛必要、依法執行
水利局高雄澄清湖高爾夫球場,透過生態工法增設滯洪池。圖/水利局提供
高雄澄清湖高爾夫球場因租約到期及被質疑使用禁藥污染水源,高市府近日斷水斷電並要求停業,5日工務局進場開挖滯洪池,引發業者與自救會反彈,並在9日北上凱道抗議。市府水利局昨晚迴應,強調工程爲汛期前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並依專業評估合法執行,籲外界勿誤解或操作情緒。
自救會9日北上凱道抗議,訴求市府立即停止施工、撤銷封場處分,並重啓協商。自救會說,球場自民國50年與政府簽署合作契約以來,依法營運、繳納稅捐,並持有教育部1994年核發的高爾夫球操作開放證,營運未曾中斷,市府指稱「無照經營」是惡意抹黑。
自救會表示,租約屆滿後,市府片面調漲租金、協議破裂,即以「竊占」爲由封場,又接連指控施用農藥、水保不當等爭議,應透過法律途徑協商或訴訟解決,不該以行政手段強行處理,形同打壓民間經營、背離法治。
水利局則強調,球場位於三民區本和裡、鳥松區本館路及鳳山赤山地區上游,屬高風險淹水區。該球場長年未針對60公頃市有地落實水土保持,豪雨期間坡面逕流集中,造成下游排水壓力劇增,嚴重威脅民衆生命財產安全,市府因此於汛期前緊急進場施作。
水利局說,依據水土保持法規與專家評估,整個球場區域至少需3.7萬噸滯洪容量。水利局說明,選定地勢最低的10號蓄水池及練習場設置「滯洪沉砂池」,有助控制出流與削減雨季風險,並非針對業者或爲爭議操作。
針對外界質疑爲何不選用草皮區域施工,水利局表示,球場地勢自西向東傾斜,短草皮區地勢偏高,且草皮本身不具滯洪功能,難以發揮防災效果。此次選址於場內最低點,已採最小施工面積,並保留喬木與大型樹木,同時清理去年臺風造成倒塌的枯木雜枝。工程完工後,將透過植栽復原施工區綠覆,兼顧水土保持與水質保護。
水利局說,完工後將透過植栽復原,維持綠覆率與水質保護,整體工程依法合規、攸關下游居民安全,呼籲外界迴歸理性討論,不應以錯誤資訊誤導視聽。
水利局強調,高雄澄清湖高爾夫球場是根據防洪必要性及水利專業,透過生態工法增設滯洪池。圖/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