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熱衷穿童裝 服裝行業應當反思

中國商報(記者 楊宏生)7月3日,中國商報微信號發佈的題爲《成年人,盯上大碼童裝》的報道稱,當下,越來越多的成年人正在走進童裝區,挑選適合自己的童裝。儘管如此,成年人對着裝舒適、美觀、平價的需求,仍在等待一個真正熨帖的答案。

不可否認,成年人熱衷穿童裝,折射出的是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趨勢。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服裝行業應當積極反思:成年人爲何熱衷穿童裝?成人服裝存在什麼問題?究竟如何迴應和滿足成年人對着裝的切實需求?

成年人熱衷穿童裝本身並不是什麼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服裝行業如何面對這種悄然發生的變化:在線下,越來越多的成年人走進童裝區爲自己挑選心儀的服裝;在線上,“成人穿童裝”成爲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

變化在持續。服裝行業不應該置若罔聞,應當清醒地洞察現象背後的本質:“成人穿童裝”其實就是對成人服裝市場的無聲“投票”。成年人爲何選擇穿童裝?童裝的質量過硬、款式新穎、性價比高等都是答案。而與此相對應的,尺碼“失真”混亂、面料品質參差不齊、款式過於花哨、價格相對虛高等都是成人服裝尤其是女裝存在的問題。

市場在包容。如今,成年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其消費觀念已經轉變,對於他們而言,“不是大牌買不起,而是童裝更有性價比。”同時,消費審美已經轉向,比如對於不少女性消費者而言,童裝的寬鬆板型、合理設計都是她們的“心頭好”;童裝也是情懷的載體,寄託着對童年美好時光的眷戀與嚮往。所以,對於成年人熱衷穿童裝,消費市場正在積極迎合並給予更多的包容。

行業如何應對?既然變化在持續、市場在包容,服裝行業就應該迎合並擁抱這種變化、理解並接納這種包容。服裝企業應該抓住類似“成人穿童裝”這種消費新潮流興起的機遇,在設計、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創新,引領時尚趨勢,提升品牌活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服裝年產量超過700億件,可爲全球每人提供約8.75件衣服。我國以多品牌、多業務佈局爲特徵的服裝企業日漸增多。但是,長期以來,一些成人服裝企業要麼“閉門造車”盲目設計“奇裝異服”,要麼千篇一律地“照抄照搬”大牌名牌。設計創新的嚴重匱乏,導致成人服裝行業陷入同質化困境。

成人服裝企業要滿足成年人對着裝的切實需求,就要加強服裝設計與產品需求對接,積極支持消費者參與設計。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五部門於2022年印發的《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明確,支持服裝家紡等行業優勢企業基於消費數據採集分析,挖掘用戶個性化需求,構建消費驅動型組織模式,開展個性化定製和柔性生產。

當前,我國服裝行業正在從“粗放型”發展模式向“精細化”迭代升級,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爲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情懷化的消費需求,服裝企業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打破設計僵局,不斷推陳出新,在品牌建設和渠道創新上持續發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進一步增強消費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