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濕地水太深水鳥怕怕 林保署首度降低水位「百鳥來朝」見成效
口湖鄉成龍溼地水位太深,喜愛淺灘地的水鳥不來,林保署南投分署今年初以低干擾進行水位調控試驗降低水位,果然水鳥大增,展現豐富生態。記者蔡維斌/翻攝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水位過高,影響水鳥棲息,爲營造更好的溼地生態,林保署南投分署今年初以低干擾進行水位調控試驗,降低水位約5公分,終讓水鳥數量由172只次提升至317只次,增幅達84%,包括蒼鷺、也引來青足鷸及琵嘴鴨等偏好淺水或灘地的多種水鳥,達到生態多樣性指標,南投分署特在今天2025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分享成果。
成龍溼地原爲低窪農地、魚塭,因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嚴重,加上接連臺風海水倒灌,約100公頃農地變成一片汪洋的沼澤溼地,區內地形深淺交錯,形成多樣化棲地環境,不同季節吸引不同野鳥駐足,成爲雲林重要的候鳥棲地。
南投分署指出,成龍溼地主要功能用作蓄洪調節,因集水量大,也成爲鄰近魚塭區更換養殖水池及排水,水門設計採重力排水,所以在魚塭換水頻繁時,進水量大於出水量,導致溼地水位上升,造成泥灘地裸露空間不足,水鳥活動空間受限,村民多次反應,溼地水太深水鳥無法來落腳。
南投分署說,成龍溼地不僅是國土生態綠網當中,彰雲海岸溼地保育軸帶的重要推動區域,村民也在「裡海社區韌性評估工作坊」反應溼地水太深,因此,南投分署前年與縣府、成龍社區啓動「水位調整計劃」,於今年2、3月進行調控試驗,採低干擾設計,在每天退潮時,開啓蚶子寮大排的水門自然排水,並架設水尺由成龍社區協助記錄,再委託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進行鳥況監測。
南投分署說,經調降水位5至11公分,發現水鳥數量大幅增加,由172只次提升至317只次增逾8成,並記錄到46種鳥類包括蒼鷺、大小白鷺、高蹺鴴、反嘴鴴、青足鷸、紅嘴鷗及琵嘴鴨等,不少偏好淺水或裸露泥灘地鳥類陸續出現,成爲溼地生態多樣性指標。
南投分署長李政賢指出,經2次試驗發現溼地只調一點水就引來更多水鳥,因此已規畫今年起每年9月至隔年3月,每月將定期執行水位調控,以維持適當水位,營造更友善棲地吸引更多鳥類駐足。
口湖鄉成龍溼地水位太深,喜愛淺灘地的水鳥不來,林保署南投分署今年初以低干擾進行水位調控試驗降低水位,果然水鳥大增,展現豐富生態。記者蔡維斌/翻攝
口湖鄉成龍溼地水位太深,喜愛淺灘地的水鳥不來,林保署南投分署進行水位調控試驗降低水位,果然水鳥大增,展現豐富生態。記者蔡維斌/攝影
口湖鄉成龍溼地水位太深,喜愛淺灘地的水鳥不來,林保署南投分署進行水位調控試驗降低水位,果然水鳥大增,展現豐富生態。記者蔡維斌/攝影
口湖鄉成龍溼地水位太深,喜愛淺灘地的水鳥不來,林保署南投分署今年初以低干擾進行水位調控試驗降低水位,果然水鳥大增,展現豐富生態。記者蔡維斌/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