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老矣尚能打 千面反派有突破
◎董銘
在港式動作犯罪片越來越同質化的今天,想要拍出一部具有新意的作品越來越難,而作爲香港電影的“老人”,仍然在大銀幕上搏命的成龍,這些年的出手都叫人既期待又擔心——年逾古稀的他,尚能“打”否?“暑期檔”壓軸登場的《捕風追影》,成色又如何?
港味濃郁的致敬之作
從電影結構上看,《捕風追影》有着港式犯罪題材最經典的“雙雄對決”格局:這一邊,一夥掌握網絡黑客技術並善於現場僞裝的犯罪分子,輕鬆捲走數億資產,澳門警方束手無策之際,隱退多年的跟蹤專家黃德忠(成龍飾)重新出山,憑藉豐富的經驗,與新人何秋果(張子楓飾)等人組成“跟蹤隊”,一步步逼近犯罪團伙;另一邊,狼王“影子”傅隆生(梁家輝飾)心思縝密,手下的雙胞胎熙蒙、熙旺(此沙飾)和“狼崽團”奇招頻出、心狠手辣,甚至對警察總部發起反擊。整部影片場面火爆,雙方鬥智鬥勇,反派和警方都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捕風追影》雖有着成龍和梁家輝壓陣,全片又在澳門取景,但其實是一部向經典港片和港星致敬的“新生代”作品。導演楊子作爲內地的年輕影人,本身就是香港電影的資深粉絲,作爲“迷弟”,他的上一部作品《龍馬精神》就是由成龍擔綱,再現“龍虎武師”行當的懷舊之作。而《捕風追影》的“港味”更濃:成龍登場遛狗的一幕,讓人不禁想起電影《玻璃樽》(1999);“萌寵小隊”(跟蹤隊)裡的“狗頭”“小豬”等綽號,似乎源自游乃海執導的《跟蹤》(2007),梁家輝在《跟蹤》中恰好也出演了一名善於和警方周旋的逃犯,如今這部《捕風追影》,甚至可以視作《跟蹤》的後傳。
對於影迷來說,這些致敬港片的元素已讓他們頗感親切,而成龍在片中的“回勇”就更讓人驚喜。不同於年輕時的“不要命”,如今成龍親自開打的場面越來越少,七十多歲的人也不可能從大樓頂上一躍而下,真要出手時,更多是用巧勁兒,不與少壯拼蠻力,卻有喜感來加持。酒店那場打戲裡,成龍用一根棍子就能把對手“撥進”洗衣機;和雙胞胎搏鬥時,也是善用室內佈局和手邊工具,比起拳腳,成龍貢獻更多的還是眼力和腦力。這種“導師”式的定位轉型,也和今年好萊塢製作的那部《功夫夢:融合之道》不謀而合,算是成龍的因時而變。
千面反派又有新高度
面對老而彌堅的成龍,能接下他對手戲的人本就不多,而延續高智商逃犯人設的梁家輝,恰恰是其中最“狠”的一位。即便沒有看過《跟蹤》的觀衆,也能從梁家輝出場時的眼神、動作中,感受到傅隆生的謹慎與狡詐。
片中,傅隆生在公共場合幾乎從不露出真容,獨自蝸居在住戶衆多的普通公寓樓裡,避免被任何攝像頭拍到,如果不是手下的年輕人冒進,他幾乎不會被警方查到蛛絲馬跡,也不會有後來的被跟蹤、被設局、“被捕”。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能輕鬆逃脫,其敏銳的嗅覺和出其不意的爆發力,超出了警方的估測,作爲“孤狼”,他近乎無敵。影片片名取“追影”,而不是“捉影”,也是凸顯跟蹤“影子”的難度之高。
從前期與警方鬥智鬥勇,到高潮時與黃德忠鬥力,傅隆生都能搶佔先手,畢竟作爲罪犯,他沒有法律和道德的約束,他最終的落敗更多是因爲反派團夥人心不齊,一手培養的年輕人不但集體反水,甚至還要反殺他。而警方的“跟蹤團”始終齊心協力、以老帶新、其樂融融。兩相比較,這份孤獨感和挫敗感也讓人物走向更極端:他力戰殺手團,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場景令人不寒而慄;他不得不手刃接班人,必將孤獨終老的絕望也令人唏噓。
多年來,梁家輝的演技備受推崇,從《黑金》裡的周朝先,到《智取威虎山》裡的座山雕,“千面反派”令人讚佩,網上每次出現“我話講完,誰贊成?誰反對?”的經典表情包,都讓人忍不住應激捂臉。而傅隆生這個角色是他近年來演繹得最爲複雜的,文戲武戲都值得反覆咀嚼。傅隆生既要逃避警方的追捕,又要提防手下的反殺,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對“親人”不完全信任,對“敵人”反而有些惺惺相惜……他手中有刀、眼中有刀、心中更有刀,內心極度利己,性格殺伐果決,是多年來刀口舔血的結果,而其優雅老派的外表,與“兒子們”的羈絆,又讓人不禁想到經典動漫《城市獵人》裡的大反派海原神,當年成龍電影版遺憾沒有拍到這一章,這回也算補齊了吧。梁家輝用其精湛的演技讓人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年輕一代激流勇進
如果說《捕風追影》裡的“老派”已相當精彩,無論正反派都值得觀衆奉上敬意;那“新派”風采則體現在張子楓、此沙等年輕影人身上。
爲了凸顯代際傳承,導演特意設計了兩對關係:黃德忠與何秋果的“父女”,傅隆生與雙胞胎的“父子”,二者又互爲鏡像。其實在《龍馬精神》裡,就已經出現過老羅(成龍飾)和羅小寶(劉浩存飾)之間的代際隔閡,這次黃德忠與搭檔之女何秋果也經歷了怨恨、誤會到和解的過程。童星出身的張子楓,處理這類感情戲已相當成熟,尤其是家宴那場戲,堪稱全片最細膩感人的場景。當談及自己成長過程中父親缺席時,假戲真做的何秋果淚眼汪汪,不僅成功唬住了傅隆生,也足以讓黃德忠和觀衆動情。剛在《花漾少女殺人事件》中解鎖花滑技巧的張子楓,這次又挑戰了“港式打女”,幾場格鬥戲動作都有模有樣,最後對傅隆生的擒拿,自信中帶着倔強,儼然是屬於角色和自己共同的“成人禮”。
值得肯定和鼓勵的還有年輕演員此沙,作爲憑藉《封神》出道不久的新人,這個彝族青年這次挑戰了反派角色,在片中一人分飾兩角,難度不小。和梁家輝演對手戲不容易,需要足夠的勇氣,此沙的眼神和肢體語言尚顯稚嫩,還不夠“毒”“狠”“準”,但在其他同齡演員面前,此沙多少已有了些“大哥”的自信。這帶給我們的啓示或許是,年輕演員非常需要與前輩戲骨同臺取經的機會,而不是在偶像的舒適區裡徘徊不前。
其他幾位年輕演員的表演也有可圈可點之處,郎月婷飾演的王雪梅,在指揮中心運籌帷幄,還真有幾分“港片Madam”(女警司)的氣場;幾名“狼崽”的動作戲也處理得幹勁利落,“變裝秀”令人眼花繚亂,還融入了澳門的地域特色。
《捕風追影》不僅涵蓋了人物的新老交替,也觸及到新舊觀念的碰撞——是眼見爲實,相信自己的經驗判斷,還是把決定權交給人臉識別和人工智能?是金錢至上、技術至上,還是留存人的良善與溫情?電影中都有所觸及,並選擇樂觀地面向未來。但影片也透露出一個信號:以成龍、梁家輝爲代表的老戲骨,終將揮別舞臺C位(中心位置),讓位給年輕一代。
若說到影片的不足之處,那就是“僱傭兵攻入警局總部”和“孤兒院暴走團滅”兩場大戲,動作場景固然震撼,但起因、銜接都有些突兀,猝然登場的反派缺少鋪墊,有工具人之嫌。但總體而言,《捕風追影》節奏緊湊,人物鮮明,動作、情感、喜劇元素融合到位,是導演楊子最爲成熟的商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