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衛健委: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今年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通共享
3月7日,成都市衛健委召開2025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回顧總結2024年工作情況,安排2025年重點工作。
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在2024年,成都全市衛健系統結合超大城市實際,統籌推進醫療、公共衛生、中醫藥、人口發展四大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其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新增三甲醫療機構3家、國家級臨牀重點專科13個,7家公立醫院被確定爲全省法治醫院建設重點單位。
加大老年健康服務供給。醫養結合機構、牀位總數分別達139家、3.4萬餘張,119家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的建設率達94.56%。60歲以上老年人肺炎疫苗民生項目接種19.92萬劑次。
推動托育服務方便可及。全市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達2000家、總託位數達10萬個,每千人口託位數達4.7個,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築牢婦幼健康安全屏障。新增三甲婦幼保健機構2家。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免費篩查病種由4種擴展至52種。適齡女性接種HPV疫苗104.85萬劑次。
據介紹,在2025年,全市衛健系統要堅持從以治病爲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爲中心轉變,推進衛生健康事業和人口高質量發展。部分重點工作如下:
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落實《成都市托育服務促進辦法》,健全普惠優先的托育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用人單位辦託、托幼一體化等普惠托育服務,普惠性託位在備案託位中佔比提升至60%以上,每千人口位數不低於4.74個。
加強重點人羣服務。全市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8/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控制在2.8‰以下。加強老年醫院和老年醫學科建設,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設置比例達到90%以上。支持醫療機構開設安寧療護病區。每個區(市)縣至少建成1個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和2個社區醫養結合站點。
推動智慧醫療提質擴面。實現市縣兩級的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檢查檢驗結果互通共享全覆蓋,並逐步聯通部省屬和民營醫療機構。“信用就醫”“一次掛號管三天”等便民惠民服務場景進一步擴大覆蓋範圍,便捷羣衆就醫。推廣人工智能、機器人“進醫院”。引導醫療機構擁抱AI、應用AI,以AI賦能智慧醫院建設。
做好世運會醫療衛生保障工作。借鑑大運會成功經驗,加強與國家疾控局、省疾控局、成都海關對接,充分應用三級專家聯合工作機制,堅持“賽前—賽中—賽後”風險評估和分析研判全覆蓋。聚焦全球新發突發傳染病,會同國家、省疾控中心開展平行檢測,聯動海關嚴防境外輸入。賽事期間做好應急監測和應急處置,築牢世運會疫情防控底線。在全市範圍內擬部署60家現場、就近、危重症、專科等保障醫院,選派700餘名醫務人員參與保障。
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
編輯 於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