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幾百元,總價賣到近兩萬?老年人被坑後,記者聯繫了……

近日,小新收到網友報料:家中老人接到來源不明的電話宣傳並通過電話誘導,以順豐貨到付款方式,購買了總價近兩萬元的駝奶粉等保健品。

該網友表示,後續發現對方將成本只有幾塊錢的“三無”劣質駝奶粉賣到200多元一罐後,認定老人被騙,試圖通過快遞單上的信息聯繫寄件方,卻發現快遞單上的寄方信息爲非真實姓名和虛擬電話,無法聯繫上發貨人。

因此,網友希望通過聯繫順豐客服索要寄方真實信息,順豐客服則表示要保護客戶信息無法提供。該網友認爲:順豐對此應負一定責任,順豐是否有義務向收貨方提供真實寄方信息?

就此問題記者也聯繫了順豐,順豐方面並未對此問題進行迴應,回覆表示事情過去一個多月,已經與該網友進行了調解。

隨着公衆健康意識的提升,保健品市場持續升溫,但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機打着“治病”“延壽”等旗號實施詐騙。以往常見的手段如“免費”陷阱,以免費體檢、健康講座爲名吸引老年人到場,虛構檢測結果,誇大病情恐嚇購買高價產品;虛假宣傳,宣稱“包治百病”“抗癌防衰”,利用僞造的“科研報告”“專家背書”製造信任;親情攻勢,銷售人員以“乾兒子”“乾女兒”身份接近老人,通過情感綁架推銷產品;會銷洗腦,組織封閉式會議營銷,通過“限時優惠”“名額稀缺”製造緊迫感,誘導衝動消費。

電信詐騙等新型詐騙方式的出現,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不法分子以“健康講座”“專家問診”爲幌子,通過電話、網絡直播等方式虛假宣傳駝奶粉“包治百病”,誘騙老年人高價購買普通食品。此類案件折射出老年消費市場亂象,再度敲響防範養老詐騙的警鐘。隨着科技手段的提高,不法分子甚至利用AI合成“專家”形象製作虛假科普視頻,通過大數據精準篩選有慢性病、獨居的老年人定向推送。

近年來,針對中老年羣體的保健品詐騙案件頻發。據警方統計,2023年全國公安機關破獲涉保健品詐騙案件超5000起,涉案金額高達數十億元。爲淨化市場環境,2024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啓動“護老行動”,重點打擊虛假宣傳、非法添加、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爲。

中國營養學會專家強調,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消費者需牢記:不輕信“神奇療效”。任何宣稱“根治疾病”“快速見效”的保健品均涉嫌虛假宣傳;不參加不明來源活動。謹慎對待免費講座、旅遊體檢等營銷活動,避免泄露個人信息;不盲目購買高價產品。購買前查詢產品資質,認準“藍帽子”標誌(國家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並通過正規渠道購買。

保健品詐騙不僅侵害財產權益,更可能延誤患者正規治療。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監管部門呼籲公衆提升防範意識,消費者若遇詐騙,可撥打12315投訴舉報,或通過“全國12315平臺”在線維權。子女也應多關心家中老人,用科學知識築牢防詐圍牆。健康生活無捷徑,理性消費纔是對自身和家人真正的負責。

(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