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那卡西、醉倒美人邊 歷經風霜的杏花閣大酒樓

臺北市的杏花閣酒家外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6/05/25 徐燦雄 攝影)

以往臺灣政商人士喬事情、談生意,喜歡到大酒家。整桌豪邁的菜色、那卡西的琴聲歌聲縈繞,醉倒在美人香的夜夜笙歌,還有什麼是難題呢?

【推薦閱讀】 昔日政商名流喬事情的首選之地 「帽子歌后」曾在這裡駐唱過|新加坡舞廳 武俠中的武俠 堪比李小龍的打仔巨星|「獨臂刀王」王羽

杏花閣是臺灣歷史上極富盛名的女陪侍酒家之一,自1964年開業以來,一直是臺灣娛樂業的代表性場所之一。然而,1976年4月發生的「杏花閣血案」卻成爲了這個名店的沉重陰影,著名武打明星王羽也牽涉其中。

當時,某個包廂正宴請香港永盛電影公司創辦人向華強及香港友人陳柏裕、廖建法等人,酒宴席間包含竹聯幫份子「青蛇」鄧國灃、關壯飛等人。鄧國灃、王羽因爲與四海幫份子邱文祥、高文樟、陳信仁等人,爭奪杏花閣陪酒女郎「貴妃」產生歧見,在酒家內大打出手。這起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讓杏花閣的名聲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然而,杏花閣並沒有因爲這起事件而倒閉,反而一直經營到了2015年,最後因不敵色情酒店及KTV夾擊,不堪連年虧損,才決定正式結束營業。51年以來,杏花閣見證了臺灣經濟的起起落落,也見證了臺灣社會的種種變遷。

回顧過去,杏花閣在臺灣的酒家文化上佔據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是一個娛樂場所,更是一個社交場所、一個政商界人士互動的平臺。在杏花閣,不僅有美酒佳餚和美女陪伴,還有許多政商名流、藝人名人在此交流思想、商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