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09:18」空襲警報大響全城鳴笛 14聲警鐘構「14年抗戰」史觀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瀋陽「九一八」事變94週年紀念活動今(18)日上午舉行,全城於9時18分響起防空警報,汽車鳴笛、行人駐足,火車與輪船同時拉響汽笛,全城進行3分鐘追思。活動地點設於「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現場約千人蔘與,14名撞鐘手象徵性地撞響警世鐘14下,凸顯14年抗戰的新史觀。
▲瀋陽舉行九一八事件紀念活動。(圖/翻攝央視,下同)
《央視新聞》報導,儀式由瀋陽青年學生代表集體朗誦紀念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抗聯英烈的詩詞,隨後社會各界人士參觀館內展陳及《正義審判——新中國審判日本戰犯史實特展》。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突然炸燬南滿鐵路鐵軌,並誣陷是中國軍隊所爲,隨後炮轟北大營、進攻瀋陽城,製造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隨後便迅速擴張,佔領東北全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近年在官方紀念活動和歷史論述中,持續強調「十四年抗戰」史觀,將1931年「九一八事變」視爲全民族抗戰的起點,以凸顯中共主導抗戰話語權,並與以往國民政府主張的「八年抗戰」(1937年盧溝橋事變爲起始點)作出區隔。
學界認爲,這種史觀轉變不僅是對歷史敘事的重構,也是中共在政治宣傳中強化民族苦難與自身正統性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