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黃敏惠擁抱照 藍綠各自解讀
丹娜絲颱風過境臺灣,高雄市長陳其邁和嘉義市長黃敏惠的擁抱照成爲風災過後的政治焦點。記者郭韋綺/翻攝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高雄市長陳其邁立即派遣人力、機具馳援,與嘉義市長黃敏惠在災區見面的擁抱照,成爲災後的焦點,藍營解讀陳其邁這張照片爲鋪墊更上層樓,直言「高雄市長不是最後一站」,綠營試圖緩頰沖淡政治,強調鏡頭裡的擁抱,是出於同理的災區溫度,更是國人團結的起點。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白喬茵在臉書發文指,陳其邁「專程驅車前往災區的擁抱,刷出陳其邁政治生命的新高度」。她說,災害應變中,速度不僅是人道考量,也是政治影響力關鍵,對比賴總統的「分裂十講」,陳市長顯然更有人情味也更有智慧。
白喬茵提到,此次共有9個城市馳援嘉義縣市,藍綠合作模式,也不只高雄有角色,但爲什麼聚光燈統統打在陳其邁身上?因爲陳其邁人來了,這幾天新聞媒體引用的皆是由高雄市政府官方釋出的照片,乍看之下以爲是總統下鄉來擁抱送暖。
白喬茵說,真正總統忙於大罷免,陳其邁有更多空間使用個人魅力墊高形象與聲望,即使高雄3萬戶停電、後勁溪步道坍塌、鋼筋水泥垮入溪流、旗津污水爆管慘淹民宅、大樹區邊坡鬆動,陳市長依然展露心繫全臺、放眼國政的高瞻遠矚。
她認爲,陳其邁災後的動作,也和賴清德之間正式切出一道政治分水嶺,併爲國人預告高雄市長,不會是他的最後一站。
民進黨高市議員邱俊憲隨後也貼文迴應,表示這不是鏡頭裡的擁抱,而是災區真正的溫度,嘉義受災,高雄出手,不是因爲政治,不是因爲鏡頭,而是知道什麼叫急需支援。
邱俊憲說,災害面前,不該爲了口水否定每一位堅守崗位的人,也不是爲了誰的聲望墊高,而是臺灣彼此的連結變得更深,這當然不是陳其邁市長的最後一站,而是市民、國人團結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