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痾未解 長照3.0難滿足需求
照服員人力短缺、財源不穩等問題仍無有效解方,民團憂心長照3.0成效有限。(本報資料照片)
因應國內進入超高齡社會,政府明年將推行長照3.0,但長照2.0面臨的照服員人力短缺、醫療長照銜接不順、財源不穩等問題,仍無有效解方,3.0版上路,民團憂心成效有限。專家建議,政府應重整人力運用、檢討服務內容、提高機構補助,尋求更穩健財源,整合健保與長照,強化服務連貫性。
我國照服員約10萬人,長照服務需求人數約92萬人。陽明交大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直言,「住宿機構最缺照服員」,導致一牀難求,主因是給付不足、薪資過低。以重度失能者爲例,居服1個月有3萬多元補助,機構卻僅1萬元,機構照服員工作壓力大、薪資低,更加重人力流失。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認爲,政府須減少人力浪費,如減少一對一住院看護,並開放外籍人力參與日照、居服等社區照顧,同時重新檢視服務內容,拿掉備餐、打掃、代購等非專業工作,聚焦身心照顧工作。
長照3.0三大目標爲醫療照顧整合、積極復能、安寧善終,擴大健保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劃服務對象,讓民衆出院後無縫銜接長照服務。
李玉春說,由於醫療由健保給付,長照給付則要向照管中心或縣市政府申請,給付分2邊很難做好,加上長照2.0是中央付錢、地方管理,難以達到公平效率,呼籲健保、長照一定要整合,才能延續照顧計劃。
李玉春強調,長照支出持續增加,收入卻衰退,若要涵蓋所有失能民衆,「2千億很快就會用完」。這幾年政府超收,能用公務預算挹注,若未來國防預算增加,恐無餘裕,「長照一定要尋求更穩健的財源」,長照保險是選項之一。
根據統計,多數OECD國家長照服務約8成由公共支出,臺灣卻仍以民間自費佔53%。目前長照2.0採稅收制,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說,長照基金截至4月仍有2036億,預估10年內財源充足。
呂建德表示,長照3.0將擴大外籍中階技術人力進入機構,善用輔具、導入科技,建立照服員「分級派工」制度,並研議部分工時納入機構人力計算,解決缺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