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文:串聯全球關鍵一步 把握3商機
中信銀董事長陳佳文。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力推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融業「嗅到不一樣」訊息羣起響應。中信銀董事長陳佳文指出,亞資中心象徵臺灣金融政策的核心思維,從過去較重視「守法防弊」,逐步轉向兼顧「開放創新」,是臺灣金融業發展的重要轉捩點。中信銀樂見政策支持高資產客羣金融服務發展,必將盡全力投入,而高雄資產管理專區的啓動,是中國信託深耕本地、串聯全球的關鍵一步。
陳佳文表示,金管會下半年將政策重點放在家族辦公室,很令人期待,中信銀也做好了準備。早在2012年,中信銀行就已在新加坡與香港,設立境外私人銀行據點,深知高資產客戶的需求複雜,他們需要部分的家族辦公室的服務,然而自建家族辦公室的管理成本,卻又太高昂。
爲此,中信銀2020年起即着手發展「家族財富治理」服務,累積五年經驗,並於今年5月,正式推出升級版的「家族辦公室服務」與「主動式投資諮詢服務」,集結私人銀行與集團內外資源,爲客戶量身整合解決方案,以迴應高資產家族多元且長期的家族治理、投資配置動態佈局的期待。
陳佳文認爲這次的亞資中心,不只是金融業的服務擴張,更是資產管理與產業升級的深層變革,有三大商機可把握。
一是「財富永續與跨境規劃需求激增」。高資產客戶的需求不再侷限於「理財」,而是升級爲「一站式家族辦公室」服務,涵蓋家族治理與財富永續。
二是「人才與產業鏈轉型契機」。BCG調查發現,82%的臺灣超高資產客戶首選本地私人銀行協助傳承,高於外商私銀與會計師事務所;本國商銀可透過專業服務需求,驅動稅務、法律、資產管理等周邊產業同步成長,形成以私人銀行客羣爲核心的服務產業鏈。
三是「金融商品創新與服務升級」。隨着高雄專區開放試辦,包括家族辦公室、保單保費融資、放寬信託質借、境內私募股權基金與境外未具證基金、跨境金融等業務,提升產品多元與服務靈活度,帶動產業升級。
陳佳文強調,中信銀不管在策略與組織層面、人才培育方面,還是資金挹注上都已投入許多。目前中信銀行CFP持證人數全臺最多(近500位),私銀今年度更與新加坡財富管理學院WMI合作,引進國際資產管理與家族辦公室培訓資源,接軌國際提升中信銀行金融專業人員的實務能力與國際競爭力,也將針對近百位專區業務前、後臺人員,建立培訓制度。
陳佳文認爲,發展亞資中心臺灣有「主場優勢」,據中信與BCG調查報告預估,至2027年臺灣億元以上客羣財富總額達46兆元,但在稅務誘因、人才方面還有些不足,未來可朝三方向截長補短,包括:政策推進與制度鬆綁、加速國際化與人才佈局、跨境與跨業整合,與其他亞洲國家一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