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生物:大宗商品行情回暖業績回升 棉籽業務嚴格執行對鎖|直擊業績會
財聯社4月18日(記者 張良德)植物提取龍頭企業晨光生物(300138.SZ)在經歷2024年業績滑鐵盧之後,2025年一季度重新恢復增長。對於去年造成公司虧損的棉籽業務,公司董事長盧慶國在今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5年公司將加強風險控制,嚴格執行對鎖的經營模式。
在植物提取產品領域,有投資者就晨光生物的辣椒紅色素業務拋出了一個較爲尖銳的問題:“辣椒紅業務在全球佔有80%的市場份額,24年卻依然毛利率下降,難道是沒有定價權?”
董秘、財務負責人周靜迴應稱:“公司對行業上下游均有較強的定價能力。2023年新疆色素辣椒因極端天氣減產,原材料採購成本飆升,使得2024年產品售價偏高。但隨着2024年種植面積擴大、單產恢復,爲出清高成本庫存,公司加大折扣力度,才導致毛利率暫時回落。不過隨着新一季產品上市,毛利率已重回正常水平。”
對於公司所處植物提取行業,公司高管認爲市場前景廣闊,除傳統優勢產品辣椒紅色素外,根據公司“三步走”戰略,還計劃做10個左右世界第一或前列的產品。
目前公司旗下產品中,辣椒紅、辣椒精、葉黃素處於行業前列,同時將水飛薊素、甜菊糖、薑黃素、花椒提取物等列爲潛力品種。2024年甜菊糖業務發展較快,2024年實現收入2.31億元,同比增長54%。
公司董事長盧慶國表示,公司甜菊糖工藝有效成分得率高,成本相較同行有較大優勢。但投產時間相對較晚,市場份額較同行仍有差距,但近幾年銷量、收入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未來公司將努力將甜菊糖打造成爲公司又一個世界第一或領先的大單品。
不過公司也有市場開發不利的產品,有投資者問道,公司番茄紅素成本具有優勢,但爲何多年來,銷售金額只有幾千萬元,未能成爲行業領先,是什麼制約了番茄紅素業務的發展?
盧慶國對此表示,公司番茄紅素提取技術成本優勢顯著,與海內外客戶均建立合作關係。但由於海外同行在品牌、原材料、客戶認證、配方、終端產品等環節構建了全產業鏈優勢,延緩了公司海外市場開拓進度。公司在持續推進海外大客戶認證的同時,不斷拓寬番茄紅素應用領域,陸續開發出火鍋底料、包裝食品、飲料等場景專用型番茄紅素產品。
周靜表示,植物提取行業下游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調味品、醫藥、保健食品、化妝品、飼料添加劑等衆多行業,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據MarketsandMarkets相關統計數據,全球植物提取行業2022—2027年預計複合年增長率(CAGR)爲12.3%,到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615億美元。
在晨光生物“三步走”戰略中,公司計劃未來利用在天然植物提取上的優勢,做大做強保健品、中藥提取等大健康產業。目前在中藥市場佈局上,晨光生物已有所行動。
但公司方面也表示,中藥類業務目前處於發展前期階段,中藥類業務2024年銷售收入佔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在2%以下。
晨光生物目前已取得桑菊感冒顆粒、胃靈顆粒、銀杏葉片等11個藥品註冊批准證書,益母草配方顆粒、丹蔘配方顆粒2箇中藥配方顆粒備案。
盧慶國表示,在中藥類業務方面,公司未來將聚焦於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品種,如銀杏葉片等,期望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效益。
對於美國關稅問題,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向美國客戶的銷售收入佔公司營業總收入的比例在0.1%以下,美國加徵關稅對公司的影響較小。
據公司2025一季報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9000萬元-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33.21%至210.95%。公司表示業績回升系植提類業務持續發力,棉籽類相關產品隨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行情逐漸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