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廷:印巴空戰可爲臺灣國防借鏡 中國電戰能力恐進步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衝突升溫,巴基斯坦更稱其以中制殲-10CE擊落印度的法國制飆風戰機;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冠廷9日表示,巴基斯坦大量使用中國的武器系統,包括導彈、防空設備、指揮鏈以及戰機和飛彈等,能夠成功擊落印度最新的4.5代法國飆風戰機,顯示中國電子戰能力的可能進步,國防部應密切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黃敬文/臺北報導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衝突升溫,近日雙方更出動上百架戰機在天空駁火,巴基斯坦更稱其以中制殲-10CE擊落印度的法國制飆風戰機;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冠廷9日表示,巴基斯坦大量使用中國的武器系統,包括導彈、防空設備、指揮鏈以及戰機和飛彈等,能夠成功擊落印度最新的4.5代法國飆風戰機,顯示中國電子戰能力的可能進步,國防部應密切關注。
陳冠廷指出,需要評估中國在電子戰領域的技術是否有所突破,因爲這將直接影響臺灣的防衛策略,而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已向媒體宣稱,巴方使用殲-10戰機擊落了3架印度飆風戰機,總計擊落5架印度軍機。雖然印度方面尚未承認這些損失,但此事件已引起全球軍事專家的高度關注。
他強調,此次印巴空戰不僅是區域性衝突,更是中國製武器系統與西方武器對抗的重要檢驗。「此次衝突可能涉及中國PL-15空對空飛彈與歐洲流星飛彈的對決,這些系統在實戰中的表現將深刻影響未來各國的軍備採購決策」,美國和其他大國正密切關注這些中國武器的實戰表現,這也提醒我們要了解哪些武器系統需要防範,以及哪些領域需要加強採購。
從戰略層面看,陳冠廷認爲這場衝突反映了中國透過軍售深化與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間接對印度形成雙線威脅,「這種戰略部署模式值得臺灣警惕,因爲類似的軍事技術可能在臺海使用」,呼籲國防相關單位應從中汲取教訓,檢視臺灣現有防空系統與飛機的作戰能力,並針對可能面臨的新型威脅制定相應對策。
陳冠廷強調,面對中國不斷精進的軍事技術,臺灣必須保持警覺,並適時調整國防策略與武器採購方向,唯有充分了解敵方能力,我們才能建立有效的防禦體系,確保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