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事實力超越西方?國防股大漲 印巴空戰實驗場內幕曝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小鎮穆裡德克(Muridke),巴國準軍事部隊在一處疑似遭印度飛彈攻擊的地點附近巡邏。(圖/美聯社)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持續升高的衝突,或許正爲世界首次提供一個真實的窗口,得以觀察中國大陸軍事科技在與西方成熟裝備對抗時的實際表現——而陸國防類股已應聲上漲。CNN報導指出,印巴空戰已經成爲軍武實驗場。
中國大陸航空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公司(AVIC Chengdu Aircraft)的股價本週上漲了40%。此前,巴基斯坦宣稱在週三的空戰中動用該公司生產的殲-10C(J-10C)戰機,擊落了多架印度戰機,其中包括先進的法國制飆風(Rafale)戰機。
印度方面尚未對巴基斯坦的說法做出迴應,也未承認任何戰機損失。對於中國大陸戰機是否參與,外交部發言人週四僅表示「不清楚情況」。
儘管如此,作爲巴基斯坦的主要武器供應國,北京勢必密切關注其軍備在實戰中的表現與潛在影響。
北京近年急速崛起爲軍事強權,但自40多年前以來未曾參與大型戰爭。在習近平主政下,中國大力推動軍事現代化,投入大量資源研發尖端武器與高科技裝備。
這場軍備升級也延伸至中國的「鐵桿兄弟」——巴基斯坦。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據,過去五年,中國佔巴基斯坦武器進口總量的81%,輸出包括先進戰機、飛彈、雷達與防空系統。專家指出,這些裝備在任何印巴衝突中都可能發揮關鍵作用。部分巴基斯坦制武器也由中方共同研發,或仰賴北京技術與專業建造。
倫敦智庫「亞太基金會」國際安全主任戈赫爾(Sajjan Gohel)表示:「這使得印巴之間的任何軍事交火,實質上成爲中國軍武出口的實戰測試場。」
此外,中巴兩軍近年也不斷深化聯合軍演,涵蓋空中、海上與陸地,包括模擬實戰與人員交換訓練。
美國「民主防衛基金會」(FDD)高級研究員克辛格頓(Craig Singleton)則指出:「北京長期透過武器、訓練,如今更進一步引入AI導引技術支援伊斯蘭堡,這已悄然改變了戰術平衡。」這場衝突早已不只是雙邊摩擦,而是一場中國大陸軍武出口如何重塑區域威懾格局的預演。
印度方面,儘管長期奉行「不結盟政策」,但近年來與美國愈走愈近。歷屆美國政府積極拉攏這個南亞新興強權,視其爲制衡中國大陸的關鍵戰略力量。印度也因此加大從美國及其盟友(包括法國與以色列)的軍購,同時逐步降低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則與陸深化合作,成爲北京所稱的「全天候戰略伙伴」,並積極參與習近平主導的「一帶一路」全球基礎建設倡議。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據,在2000年代後期,美中分別佔巴基斯坦武器進口的三分之一。但近年來,巴基斯坦已停止採購美製武器,轉而日益依賴中國軍備補充其軍火庫。
在巴基斯坦主要依賴中國軍火、印度則大量採購美國與盟國武器的背景下,印巴任何一場衝突,都可能成爲中式軍備與西方裝備的正面對決。
週三凌晨,印度對巴基斯坦與巴控克什米爾發動飛彈攻擊,聲稱目標爲「恐怖組織據點」。分析人士認爲,印度出動的是法國制飆風(Rafale)與俄製Su-30戰機。
而巴基斯坦方面則大肆宣傳空軍勝利,聲稱出動殲-10C(J-10C)戰機,在一場參戰125架、射程超過160公里、持續一小時的空戰中,擊落了5架印度戰機,包括3架飆風、一架米格-29與一架Su-30。
「這場衝突現被形容爲兩個擁核國之間最激烈的空戰,」伊斯蘭堡蓋達阿贊大學國際關係學者薩爾曼・阿里・貝塔尼表示,「也是陸系統實戰應用的一大里程碑。」
印度尚未承認戰機損失,巴基斯坦亦未提出具體證據。但一名法國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印度至少有一架先進的法國制飆風戰機在交戰中被擊落。
多倫多國防分析公司Quwa Group創辦人比拉爾・汗(Bilal Khan)表示:「如果這項消息獲得證實,代表巴基斯坦現有武器系統至少已與西歐(尤其是法國)提供的裝備同等現代化。」
儘管官方尚未確認,且缺乏實證,但中國民族主義者與軍事愛好者已在社羣媒體上興奮慶祝,視之爲中國大陸武器系統的重大勝利。
中國國有企業成飛(AVIC Chengdu Aircraft)爲巴基斯坦提供殲-10C戰機,其股票週三在深圳股市收盤上漲17%,即便當時巴基斯坦外交部尚未正式宣佈戰機參戰。週四,該股再漲20%。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退役上校表示,如果殲-10C真能擊落飆風戰機,「那將是對中國武器系統極大的信心提振。」他補充說:「這會讓世界刮目相看,尤其考慮到中國已40多年未打過仗。這也將可能爲中國軍火出口市場帶來巨大推力。」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資料,美國仍是全球最大武器出口國,2020至2024年間佔全球武器出口總額的43%,是排名第二的法國(約10%)的四倍以上,俄羅斯位居第三。
中國則排名第四,其中近三分之二的軍火出口都流向同一個國家——巴基斯坦。而這本質上就是一支強而有力的廣告,有專家指出,這甚至會震撼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究竟這個對手有多強?這是所有可能想要購買戰機的國家,以及中國在區域內的對手,都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他們該如何面對這個新現實?
不過,也有部分專家表達審慎看法。他們認爲,若印度戰機損失獲證實,原因可能更在於印度空軍戰術與規劃不當,而非單純中國大陸武器的先進性。
奧斯陸大學防務政策研究員霍夫曼(Fabian Hoffman)指出,交戰規則也可能限制了印度飛行員的開火權限,使他們無法率先攻擊或回擊巴基斯坦戰機。霍夫曼在部落格中寫道,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判斷失誤也可能讓巴基斯坦的武器表現「看起來」更加有效。
不過專家也指出,印度的攻擊成功擊中多個巴基斯坦目標,顯示其飛彈成功穿透了由陸制防空系統組成的巴國防禦網,包括長程紅旗-9B(HQ-9B)飛彈。
倫敦國防專家戈赫爾(Sajjan Gohel)表示:「如果陸制雷達或飛彈系統無法偵測或阻止印度的打擊行動,這對北京的軍火出口可信度來說也是個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