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廷:軍購應符合臺灣防備需求 而非展現對抗或迎合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融時報報導,臺灣擬向美方提出鉅額軍購案,總金額超過150億美元(約4828億元),民進黨立委陳冠廷指出,軍事採購應以臺灣實質防衛需求爲依歸,並非爲了展現對抗決心或迎合特定政府。

「臺灣推動軍購的核心目標,是展現對自我防衛的承諾,而非對抗特定對象。」陳冠廷強調,軍購政策的主要考量應該是臺灣人民的安全需求,以及如何有效守護臺灣國土。選擇與軍事能力最優、且長期有密切合作關係的美方進行軍購,是基於務實考量,也符合臺灣國家利益。

針對《金融時報》報導中提到的可能軍購清單,包括60架F-35戰鬥機、4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10艘美軍退役軍艦,以及400枚愛國者飛彈等項目,陳冠廷認爲,不應過度着重於外界認知的「指標性裝備」,而是要優先考慮臺灣當前最迫切的防衛需求。

「面對中國威脅,從灰色地帶衝突到可能的軍事對峙,臺灣更需要的是完備的防空系統、穩固的後勤補給能力,以及紮實的人員技術訓練。」陳冠廷表示,這些防衛能量雖然不如F-35等先進武器系統受矚目,但對於提升臺灣整體防衛戰力具有關鍵影響。

陳冠廷最後強調,軍購預算的編列應該基於實際防衛需求與財政能力,「符合臺灣防衛需求的軍購,纔是真正符合臺灣利益的選擇。我們要的是務實且有效的國防建設,而不是爲了特定目的而進行的軍備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