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文專欄》脫美入憲尋真途 懸崖勒馬避戰禍

陸委會持續緊縮國人在陸證件規定,甚至將「定居證」曲解爲「設有戶籍」。(資料照片)

近日紛擾,益顯臺灣前路崎嶇。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籲盟友提升戰力,點名臺灣爲「戰力加乘因子」;陸委會則持續緊縮國人在陸證件規定,甚至將「定居證」曲解爲「設有戶籍」。凡此種種,對照賴總統「脫中入北」、視大陸爲「境外敵對勢力」,令人憂心忡忡。

一、倚美是幻途,俄烏戰爭殷鑑實不遠。

在「美國優先」政策下,盟友不過是棋子。川普總統反覆言行,對臺灣安全承諾虛無縹緲。今赫格塞斯部長言詞雖稱支持,然美國自身利益優先,豈會爲臺灣犧牲?

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撰文力陳,美軍基地遍佈全球,尤其亞洲,實爲美國自身力量投射,非爲盟邦防禦,徒增區域緊張。薩氏更直言,關閉基地、重返外交避險方爲正道。其言點出國際政治現實:大國博弈,弱國易成犧牲品。烏克蘭斑斑血淚,臺灣豈能無視?奢望美國協防,無異緣木求魚。

國防固然重要,然近年軍購延宕、預算激增排擠民生,是否已逾越合理防衛所需?執政者應深思,一味增購武器,真能換取和平?抑或引火燒身?

二、賴違憲亂政頻仍,法治根基動搖。

賴政府「脫中」基調除升高兩岸對立,更在內政上悖離憲法、侵蝕法治。將大陸定義爲「境外敵對勢力」,驚世駭俗,形同「宣戰」,惡化兩岸關係至擦槍走火邊緣。

孰知淺薄無知之賴總統,觀諸426凱道遊行,萬民「反綠共、戰獨裁」足見民心向背。然其非但不自省,甚至放言「如果真正要戰獨裁,應去對地方、找對人,應去北京天安門且敢於向獨裁者爭取國家主權。」其弦外之音毋寧系視上街人士爲「境內敵對勢力」。

憲法揭櫫國家統一目標,大陸憲法亦揭示反分裂,兩岸憲法同屬「一中框架」。陸委會近日再批國臺辦曲解聯大2758號決議,稱決議未提臺灣、兩岸互不隸屬云云。然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中共取代席位,處理者正是「中國」代表權問題,國際現實隨之丕變。陸委會罔顧歷史、片面解讀,意圖切割臺灣與憲法上的中國連結,實與其一貫違憲主張無異。

三、懸崖須勒馬,歸憲啓新局。

4月16日海基會吳豊山董事長言,臺灣「小而精悍」,若能「巧於爲小,不卑不亢,善以折衝」,足爲「和平的棋手」。此番期許,筆者同感。然欲成「和平棋手」、善用優勢,關鍵仍在迴歸《中華民國憲法》框架。當前執政者若續倡「互不隸屬」等違憲論述,甚至逕指「境外敵對勢力」即「中國」,既違憲又荒誕。

陸委會近日更曲解《兩岸條例》,竟認持有大陸「定居證」即屬「設有戶籍」。然依大陸程序,「定居證」僅爲申請戶籍之前置批准,非等同設籍。陸委會違法擴張解釋,強令註銷國人戶籍,徒增訟累,無視法治。諸般作爲皆無異陷臺灣於險境,吳董事長所言「折衝」,亦恐緣木求魚。

北京或提「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然筆者倡議「良制一國」,強調兩岸制度先行切磋融合;臺灣自解嚴、終止戡亂以來、歷經大法官813號解釋及憲法法庭51號判決積累,篳路藍縷,繼續從「法制到法治,以臻良制」之途,待水到渠成後方論統一。依循良制,統一功成之日,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自將依《聯合國憲章》於聯合國內獲得應有之地位。

吳董事長身居要津,可以智慧經驗提醒賴總統:恪遵憲法非示弱,乃立穩根基;承認憲法上兩岸連結,方能化解對岸疑慮,使臺灣經濟科技實力成爲促進和平、導向「良制一國」的正能量。

綜上,執政者應懸崖勒馬,放棄違憲之「臺獨」幻想,停止對立,正視憲法根本,以蒼生爲念,方能避戰於未萌,開創兩岸和平共榮新局。(作者爲「良制一國」信仰者、臺灣人、大陸人、中國人、海基會首任秘書長、法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