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事周評丨人民日報高度評價新能源汽車,小米將推出中大型增程式SUV
01.人民日報評論新能源汽車發展
近日,人民日報推出系列評論文章,開篇的主題就是《新能源汽車裡的經濟活力》。評論指出,中國汽車產業在“半年考”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出口同比激增75.2%,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堅強韌性與蓬勃活力。活力來自對需求的不斷挖掘與滿足、來自對創新的不斷追求與突破、來自產業生態的不斷優化與升級。評論進一步評價:新能源產業是中國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即不斷在戰勝困難挑戰中發展壯大,不斷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點評
今年上半年,乘用車綠色消費持續升溫,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增長33.3%,滲透率達50.2%。人民日報的評論,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成果的定調。我國持續挖掘消費潛力,深入擴大對外開放,既爲經濟增長提供了穩定支撐,也爲全球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機遇集羣效應,不僅使產業鏈更具韌性,抗風險能力突出,更對全球資源要素產生虹吸效應,這是中國特色,也是中國應對外部衝擊的系統性優勢。
02.大衆汽車上半年利潤暴跌
7月25日,大衆汽車集團發佈2025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其營業利潤僅爲67億歐元,同比大幅下滑33%。儘管同期汽車交付量達到440.5萬輛,同比增長1.3%,但營收僅1584億歐元,同比下降0.3%。大衆自己把利潤下滑歸因於三個主要因素:美國關稅、重組成本增加(尤其是奧迪、大衆乘用車和軟件部門Cariad的重組花了7億歐元),以及低利潤率電動車型銷量增加。
點評
電動汽車轉型也是大衆面對的老大難問題。大衆電車的盈利情況遠遠差於燃油車型,部分車型甚至處於虧損狀態。除了因技術受限而在前期投入巨大之外,虧損的原因還在於歐洲消費者對電車的接受程度普遍較低。即使在中國,大衆電車也並沒有獲得太多好感。在與中國車企的競爭中,大衆在更新換代、電動轉型等方面基本落於下風。
03.小米全新車型曝光
近日,小米汽車的第三款車型——內部代號“崑崙N3”的多組諜照被曝光。據瞭解這是一款增程式SUV,定位中大型家用市場,採用三排6座/7座佈局,該款車對標理想L9、問界M9,填補小米混動產品空白。
點評
SU7吸引的是年輕科技愛好者,YU7則承接了城市家庭的通勤與實用,崑崙N3就是補上“多人口+長途出行”的那一塊拼圖。當前增程SUV市場已逐漸變成紅海,今年6月,問界M8/M9月銷超3.4萬輛,理想L系列四款車型月銷均破4800輛。小米需直面問界、理想的護城河,同時迎戰智己LS9、小鵬G01等2026年新品。
04.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有所調整
近日,特斯拉公佈二季度財報。其中銷量38.41萬輛,同比下滑14%;汽車業務營收166億美元,同比下降16.6%;歸母淨利潤13.93億美元,同比下滑23%;毛利率從18%降低到17.2%;自由現金流僅爲1億美元,這是特斯拉近10年來最差的二季度財報。
點評
根據馬斯克的說法,特斯拉目前處於“不尋常的轉型期”。美國市場補貼退坡、中國市場面臨友商挑戰、歐洲市場自發抵制。不過,馬斯克對特斯拉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無論是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後的Robotaxi業務、5年內銷量目標100萬臺的人形機器人、加長的6座版Model Y和傳言中的入門版車型Model Q,都有可能成爲特斯拉未來的增長點。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許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