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電腦退市警報解除 但財務隱憂仍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孔海麗 北京報道

北京時間2月26日凌晨,超微電腦(SMCI)在納斯達克規定的最後期限前提交了2024財年10-K年報,暫時解除退市風險。然而,審計機構BDO立信在報告中指出,公司存在“財務控制重大缺陷”,需儘快採取補救措施。

美東時間2月26日盤前,超微電腦漲逾20%。此前,由於市場擔心年報的不確定性,該公司連續三天大幅下挫。

自2024年8月起,超微電腦因延遲提交財報而陷入退市危機,股價一度從歷史高點122.9美元暴跌80%至23美元區間。今年2月以來,其股價激烈動盪。此次按時提交財報後,其股價盤後大漲逾20%,市場信心短暫恢復。

超微電腦是本輪AI浪潮的受益者,2024年的股價漲幅遠超英偉達。它超前佈局智能數據中心,並以直接液冷(DLC)技術建立了核心競爭力,營收大幅增長。相比水冷,液冷技術可以顯著降低數據中心能耗並提升服務器性能。超微電腦預計,未來12個月將有超過30%的新數據中心採用DLC解決方案,這成爲其2026財年收入目標的關鍵支撐。儘管當前數據中心業務毛利率承壓,但液冷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有望改善利潤率。

超微電腦還與英偉達深度捆綁,作爲後者第三大客戶,其AI服務器業務高度依賴英偉達GPU供應。然而,英偉達Blackwell芯片的交付延遲導致超微2024年Q3收入不及預期,而在2024年Q4由於被質疑可能存在財務造假,英偉達開始將訂單分流至技嘉、華擎等競爭對手,削弱了超微的議價能力和營收增幅。

超微電腦2025財年Q1-Q2業績均低於分析師預期,其中Q2銷售額56-57億美元,低於預期的57.7億美元,但同比增速仍逾50%。受財務質疑影響,公司下調了2025財年(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淨銷售額預期,爲235億-250億美元(原爲260億-300億美元),但大幅調高了2026財年收入預期,達400億美元,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91.8億美元。

在2月12日發佈2025財年Q2財報的電話會上,超微電腦CEO樑見後透露,公司Blackwell GPU平臺已開始批量出貨,包括10U風冷和4U液冷系統。這比市場預計的Blackwell GPU出貨時間要早。

2024年8月,知名做空機構興登堡發佈報告做空超微電腦。10月24日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辭任超微電腦審計師,直接導致後者2024財年10-K年報難產。11月18日,BDO立信救場,接手了這塊燙手山芋。

2月26日,雖然10-K年報踩點發布,但立信也明確指出,超微電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中存在重大缺陷,由於錯誤或欺詐導致的重大誤報可能無法被及時發現,甚至根本無法發現;由於內部控制問題,超微電腦可能需要重述財務報表,而內部控制失效和財務報表重述可能導致監管調查甚至法律訴訟。也就是說,立信雖然在財報上籤了字,但也指出公司存在重大財務隱患。值得一提的是,超微電腦宣佈原CFO解職後仍未找到接替人選。

解除退市危機後,超微電腦需要靠業績說話。人工智能技術路線的分化,尤其是DeepSeek的崛起,使得芯片供應市場出現了諸多變化。英偉達芯片供應波動,會直接影響超微的產能規劃,而液冷組件的成本上升,又持續擠壓毛利率。儘管公司預計2025財年毛利率將有所回升,但市場競爭加劇可能使這一目標承壓。在服務器領域,戴爾科技等老對手虎視眈眈,馬斯克的Colossus超級數據中心就是超微電腦與戴爾科技同臺競技。同時,技嘉、華擎等中小供應商也承接了不少英偉達轉移的訂單,且均在液冷領域加大布局,挑戰超微電腦的傳統優勢。

一位資深AI分析人士表示,超微電腦的命運取決於財務治理改善進度和液冷技術商業化落地效果。長期來看,AI與高性能計算需求仍有較大增長趨勢,如果超微電腦能穩固與英偉達的合作關係,並拓展亞馬遜、微軟等雲服務巨頭的訂單,或許可以緩解競爭壓力。

超微電腦的財報風波折射出AI硬件賽道的高風險與高回報特性。雖然暫時解除了退市風險,但其股價的劇烈波動與業務不確定性顯示,還是要警惕財務隱憂與行業變局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