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豪宅「臺北之星」實價揭露 毛胚屋單價240萬元

「臺北之星」首度出現實價揭露。圖/臺灣房屋提供

臺北大安區指標大案「Diamond Towers臺北之星」,首度出現實價揭露,一筆爲去年11月,買方一次買下同層兩戶,共391.17坪,總價約7.53億元、單價240萬元,由建商龍麟建設持有。

另一筆則爲2023年11月交易,150.1坪,總價約3.08億元,單價204.86萬元,幷包含300萬元的傢俱設備,爲企業購入。兩筆備註欄皆標註特殊交易,採毛胚屋交屋。

臺灣房屋忠孝延吉加盟店店長黃哲斌表示,「Diamond Towers臺北之星」就是正義國宅都更改建案,分成三棟建築,A、B棟樓高30、31層,規劃150、300坪格局。

C棟「臺北星鑽」則爲都更分回戶,基地就位在捷運忠孝復興站旁,東區商圈生活機能、周邊明星學校等條件,都屬於最頂級的地段,因此成交單價應能站穩200萬元以上。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臺北市指標型都更豪宅,身價不斐,除了最新的「臺北之星」之外,還有「華固天鑄」、「華固名鑄」和「華固敦品」,「潤泰敦峰」和「元大栢悅」,都躋身兩百萬俱樂部,其中最資深且創下最高單價的就屬「元大栢悅」,中樓層戶拆算車位後,創下280萬元的身價。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臺北市素地稀缺,因此多半靠都更或危老纔有新案可推,以「臺北之星」爲例,前身爲正義國宅,整合耗時26年,當初銷售也定錨單價250萬元,據悉已有多戶成交,目前僅揭露兩筆,中高樓層240萬元來看,頂樓戶較有機會站上250萬元的行情。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2023年7月《平均地權條例》上路,限制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因此近年的豪宅交易,大多由自然人名義購買。而這次兩筆「臺北之星」交易皆由法人購買,不排除是在預售期間購入,當時新制尚未上路,纔會以法人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