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5億單 美團對阿里外賣佈下三條防線
7月12日 美團官宣即時零售訂單當日突破1.5億單,平均34分鐘送達,再創新紀錄。
阿里和美團的外賣大戰,已經變成營銷心智大戰,美團的1.5億單,包含不少自提訂單和免單贈送。
美團投入巨資的目的是要搶佔“美團外賣第一,阿里無法超越”的用戶心智認知,這是美團精心構建的第一條防線。
其實美團已經圍繞外賣業務,佈下了層層遞進的三條防線,阿里外賣要真正追上美團,需要逐個突破這三條防線:
1、單量規模-補貼退潮後的基本盤
2、履單效率-決定用戶粘性的生命線
3、服務矩陣-構建生態壁壘的護城河
阿里外賣要撼動美團外賣,需要逐步擊穿這三條防線,如果阿里外賣只是追平了單量規模,沒有打破第二和第三防線,那麼從長遠看,市場份額流失的風險依然巨大,爲什麼這麼說了?我們層層分解。
第一條防線:單量規模-心智城牆
單量規模是補貼停止後,日常的單量規模,是留存的用戶數,是用戶心智的量化表現。
大戰前的格局:外賣大戰開始之前,每日穩定單量估計在1億單左右,其中美團大概每日7000萬單,餓了麼每日2500萬單。
大戰後的預測:雖然美團單天超過1.5億單,市場總單量遠超2億單,但是補貼停止後,單量會大幅下降,考慮到大戰前每日只有1億單的總單量規模,大戰後,預計留存1.3億單的總單量規模。
如果阿里外賣能追上美團,那麼外賣大戰後,可能是美團外賣和阿里外賣各6000萬單的單量規模。
阿里的心智戰和美團反制:
老張認爲,阿里想複製當年對eBay的經典戰鬥,多年前淘寶落後於eBay,爲了超過eBay,淘寶重點增加上架商品數量,當商品數量超過eBay時,各種渠道宣傳淘寶已經成爲中國最大的購物網站,之後逐步佔領了網購的心智。
老張推測,上週六,阿里本來想複製當年的戰鬥,但美團的情報和反應速度令人吃驚。
美團的情報和商業分析部門一直是行業領先,而且在上週六,美團是下午16點纔開始放量衝單的,送出大量的奶茶,因此推測美團能實時獲得阿里外賣的數據,是根據這個數據才做出了衝單的決定。
美團的積極迎戰雖然捍衛了心智,也炒熱了市場,讓更多人注意到外賣大戰,讓更多用戶參與外賣大戰,這有利於淘寶閃購衝單爬坡。
消費者只要重複購物6次後,就會習慣新平臺,所以理論上分析,只要阿里投入足夠資源,是有機會在單量規模方面追上美團的。
但是即使單量方面追上美團,還有第二,和第三條防線等着阿里。
第二條防線:履單效率--用戶粘性的護城河
美團外賣補下的第二條防線是履單效率,履單效率是平均每個外賣訂單的配送成本,這是平臺能否盈利,能否在同等條件下提供更好服務的關鍵。
之前美團外賣每單有1-1.5元的利潤,而阿里收購餓了麼後,餓了麼所在的本地生活體系已經虧損近千億,這說明兩者在履單效率上差距很大。
如果外賣大戰結束後,阿里外賣追上了美團,兩者都能維持6000萬單每日的單量。
6000萬單,如果平均每個用戶每月復購4次,等於需要4.5億用戶,估計外賣總用戶數在6到7億,這說明未來大量用戶是美團、阿里雙平臺用戶。
未來有更多用戶習慣外賣消費時比較阿里和美團的價格和服務,那麼此時,履單效率就成爲能否留住用戶的關鍵。
單量規模是履單效率的關鍵,因爲單量規模大,訂單密度才大,訂單密度大,平均每單的取貨和配送距離才短,才能降低每單的成本。
不僅是單規模,算法規則,派單邏輯,騎手管理等都會影響率單效率,這些方面美團外賣經過多年的積累和錘鍊,比阿里外賣具備優勢。
所以,對於阿里外賣而言,衝單量的同時,還要抓履單效率,只有履單效率追上美團,才能真正穩住用戶,才能避免在競爭中掉隊,履單效率是守住江山的生命線。
第三條防線服務矩陣-構建生態壁壘的護城河
什麼是服務矩陣:是美團基於外賣業務,佈下了上下游資源,構建的服務生態系統。
服務矩陣能滿足用戶更細分,更深層次的需求,能強化美團對商家端,供給端的掌控力和數據洞察力,從而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和競爭壁壘。
阿里外賣如果要與美團平起平坐,也要在這些領域構建足夠強大的競爭力:
極致低價體系--拼好飯:昨日美團拼好飯超過3500萬單,拼好飯是把低價做到極致,是圍繞低價建立了全套體系,包含和商家的關係,配送邏輯,用戶關係等,拼好飯牢牢抓住了敏感性用戶和特定場景消費;
體驗升級--浣熊食堂:浣熊食堂是外賣集合店,具備跨店點餐、明廚亮竈、統一管理、供應鏈透明等特點,騎手每次能取更多訂單,能降低履單成本,給用戶更豐富,更透明,更高效的選擇;
即時零售王者--小象超市:美團官宣小象超市會進入所有一二線城市,目前已經有1000個前置倉,單倉近萬SKU,能滿足消費者90%日常購物需求;
螞蟻雄兵--閃電倉:美團有3萬多家閃電倉,預計在27年超過10萬家,閃電倉已經跑出小柴購、優購哆、惠宜選等知名品牌,吸引大量外賣用戶使用美團閃購;
掌控供應鏈--快驢:快驢是美團推出的一站式餐飲供應鏈平臺,已經佈局百萬級商家,針對廣大餐飲商戶,爲商戶提供一站式進貨服務,強化了對餐飲商戶的掌控力;
數字化系統--牽牛花:美團牽牛花系統是數字化中臺SAAS系統,大量的商家在使用牽牛花系統,牽牛花系統能同時接入餓了麼,京東到家,美團可以用牽牛花系統掌握更多行業數據;
自有品牌--松鼠便利:松鼠便利是美團旗下的自有閃電倉品牌,爲閃電倉提供貨源,線上運營等更全的服務,已經進入多個城市;
聚合配送--麥芽田&青雲:麥芽田是爲外賣平臺自配送商戶提供訂單全鏈路的SaaS 平臺,美團已經收購麥芽田,而且美團還有青雲平臺,能掌握更全的外賣數據,提升了美團對外賣數據洞察的掌控力;
商家抓手--本地團購:美團是團購業務起步的,美團是最大的本地團購平臺,團購是商家的重要服務,團購業務能幫助美團加強與商家的關係;
垂類品牌--羞嗨:美團推出成人閃電倉自有品牌嗨羞,整合美團專送資源,能解決成人無人閃電倉揀貨難題。
以上列舉了美團龐大生態的部分服務矩陣,他們並非單獨存在,而是相互關聯,相互協同。
它們圍繞外賣業務,結合美團數據分析和商業分析部門,能發揮出整合生態競爭力。
相對而言,阿里要在單量規模追上美團相對容易,但是要在履單效率方面追上,不僅僅是投入金錢,更要重視組織和機制體系,要修煉和內功。
而要在生態協同方面追上美團,那麼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優秀的戰略組織和節奏把控能力。
阿里最大的優勢是把外賣業務看成電商的引流器,可以忍受外賣業務更多和更長期的虧損,但最終能否把優勢轉化成外賣業務競爭力,能否修煉好內功,我們拭目以待。
總結
本文分析美團對阿里外賣佈下的三條防線。
本文是《即時零售傳》第144集,老張專注即時零售方向,歡迎交流。
推薦一:
推薦二:
推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