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睡不好…大腦毒素清不掉 加速失智與神經退化
長庚健康老化研究團隊揭開高齡長者睡眠品質對腦淋巴系統功能、大腦連結及記憶力的影響。記者廖靜清/攝影
長期睡不好,恐傷大腦,提高失智風險。長庚健康老化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高齡長者的睡眠品質如果較差,將重創腦淋巴系統功能,連帶損及大腦連結及記憶力,進而加速神經退化過程。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今年底六十五歲以上高齡長者在整體人口占比達百分之廿點七,高齡健康照護成爲急迫課題。林口長庚醫院醫學教育委員會副主席、腎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方基存表示,高齡長者普遍睡眠品質不佳,而失眠被證實與失智症、憂鬱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有關,且提高自殺風險。
長庚團隊腦淋巴系統研究共收案七十二位年齡從六十六歲至八十八歲的健康高齡長者,進行磁振造影(MRI)、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SQI)問卷調查,並與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合作,採用「血管周圍空間擴散張量影像分析技術」(DTI-ALPS),量化腦淋巴系統的代謝清除功能,並分析其影響結果。
結果發現,主觀睡眠品質愈差者其血管周圍空間擴散張量影像分析指數愈低,顯示腦淋巴系統清除功能下降,且記憶功能愈差。至於睡眠品質良好的高齡長者,其大腦核心區域的「結構」與「功能」連結之間合作順暢,相較之下,在經常睡不好的長者中,幾乎觀察不到大腦區域間合作。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及老年精神科主任李淑花表示,腦淋巴系統肩負中樞神經的清運功能,有如「腦內清道夫」、「大腦污水處理廠」,有效清除代謝廢物。若大腦廢物的清除過程受到阻礙,就會累積蛋白質廢物,逐漸沉澱於腦神經細胞周圍,導致神經退化疾病。
李淑花指出,腦淋巴系統清運廢棄物的關鍵時間爲深度睡眠期間,一旦睡眠受到干擾,清除功能明顯下降,於是毒素積累,加速神經退化過程,這也正是睡不好,認知功能就會變差的主因。
這項研究建議,民衆應儘量維持良好睡眠品質、適當補充Omega-3脂肪酸,及規律運動。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頂尖精神醫學期刊「分子精神醫學」(Molecular Psychiatry),可望提供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下認知健康預防的新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