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借鏡日本!中臺科大揭秘「減法照顧」 銀青共居新模式

中臺科技大學高齡健康照護系與長期照顧碩士學位學程師生,近日赴日本參訪知名照護機構。(中臺科技大學提供)

中臺科技大學高齡健康照護系與長期照顧碩士學位學程師生,近日赴日本參訪4大知名照護機構,系主任林亮如與副主任王麗芬分享心得。(馮惠宜攝)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後只能躺在牀上等人照顧嗎?」中臺科技大學高齡健康照護系與長期照顧碩士學位學程師生,近日赴日本參訪四大知名照護機構,驚豔於當地「減法式照顧」、銀青共居社區及科技輔具應用,深刻感受到:真正好的照顧,不是替長輩做完一切,而是讓他們重新參與生活、活出尊嚴。

中臺科技大學高齡健康照護系與長期照顧碩士學位學程師生,近日赴日本參訪知名照護機構。(中臺科技大學提供)

這次見習行程由該系副主任王麗芬領隊,爲因應2026年即將上路的「長照3.0」政策,師生深入參訪多家融合在地與創新思維的照護機構,包括以「小規模多機能」與「團體家屋」聞名的「葵照護」、主張減法照顧的「夢之湖新樹苑日照中心」、導入智慧科技的「新富特別養護老人之家」,以及融合失智、身障與親子共融空間的「春日臺」社區照護基地。

在「夢之湖新樹苑」學生看見「減法式照顧」如何實踐於日常。這裡不強調替長輩完成每件事,而是減少不必要的介入,鼓勵他們在安全範圍內多做、多嘗試。長輩每日可自由規畫活動內容,還能累積「夢幣」兌換小物,找回生活節奏與成就感。空間設計也充滿巧思:保留斜坡、樓梯等「有障礙空間」作爲自然復健場域,同時結合無障礙設施,兼顧安全與自立。學生參訪後感動表示:「生活,就是最有力量的復健。」

神奈川葵照護的社區咖啡館及銀青共居住宅。(中臺科技大學提供)

在東京的「新富特別養護老人之家」,學生體驗到什麼是「科技照護×人性設計」的完美結合。因應人力短缺,該機構導入外骨骼機器人、尿布氣味感測器、步態訓練儀等智慧輔具,有效降低照護人員負擔,也提升了服務品質。學生驚訝地發現,照顧工作不再是單純勞務,而是一種結合科技與人本關懷的智慧照護模式。

神奈川葵照護的社區咖啡館及銀青共居住宅。(中臺科技大學提供)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神奈川「春日臺」的照護社區。這座完全「不上鎖」、無圍牆的空間,將失智長輩、孩童、居民與身障者共融於一個生活場域。挑高的木質建築、大面玻璃窗與穿透式長廊,讓空間通透明亮,笑聲穿梭其中。學生直呼:「最好的照顧不是隔離,而是讓大家一起生活;最美的記憶,是和阿公阿嬤一起笑過的日子。」

中臺科大高齡健康照護系主任林亮如指出,長照3.0不只是制度升級,更是照護思維的根本革新。「這次見習讓學生親眼見證,日本如何在每一個細節中展現尊重與溫柔,對臺灣未來社區導向與在地化長照發展極具啓發性。」

學生們也收穫滿滿。研究生陳惠娟分享:「日本照護現場令人動容,每一個動作都流露出同理心與專業。」鄭榆蓁則深受春日臺的共融社區設計啓發,期許自己將來能將這樣的理念帶回臺灣,在社區中實踐屬於本土的長照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