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3.0 促設跨部會政策協商平臺

衛福部表示,長照3.0計劃待行政院覈定後,將持續引領各級政府推動、創新,令長照服務能更貼近民衆需求,打造一個讓長者尊嚴終老的友善社會。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高齡化重要政策效益評估項目

行政院「長照3.0計劃」將於2026年上路,規劃擴大服務對象,持續增加服務據點及內容,給予家庭照顧者及長照機構更多支持,並結合醫療與社會福利,提升對失能者的照顧,達成健康老化、在地老化、安寧善終的願景。衛生福利部18、19日舉行全國22縣市長照業務聯繫會議,以「醫照整合、積極復能」爲主題,共同探討如何強化醫療與長照服務的連結等議題。

衛福部表示,長照3.0計劃待行政院覈定後,將持續引領各級政府推動、創新,令長照服務能更貼近民衆需求,打造一個讓長者尊嚴終老的友善社會;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這不只是政策的提升,更是跨領域、跨部會、公私協力的重要社會工程。」

聯繫會議上,各縣市代表主要分享在地推動醫照整合及復能照護的成功經驗,並就面臨的挑戰與解決方案進行討論,突顯醫照整合與積極復能的實踐,更聚焦於長照3.0的願景與具體推動。

我國整體人口結構快速驅向高齡化,使得長期照顧需求人數也同步增加,行政院陸續提出長照1.0、長照2.0,及將公佈的長照3.0計劃。衛福部於110年修正「高齡社會白皮書」,政府高齡政策維繫於四大願景及37項行動策略,衛福部自112年起推動「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112~115年)」,結合15個部會及地方行政量能,具體落實高齡社會白皮書各項具體工作。

國發會委託學界先導研究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下的政策課題,發現儘管許多部會業務都與人口結構的高齡化有關,但目前政府部門並未有針對人口結構高齡化的跨部會政策協商平臺。2023年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通過後,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小組每半年針對該方案的執行成效進行檢視。但此一機制並非常設單位,跨部會專事協商又成空談。

鑑於人口高齡化對於國家社會可能造成之巨大沖擊,學者建議政府,應研議如何建立國家級跨部會的常設政策討論與研商平臺。計劃主持人臺大副教授傅從喜指出,我國與人口結構高齡有關的政策立法相當多,可以形容爲「政策與立法,豐富但分散」。經盤點,我國人口高齡化相關的施政,至少與16箇中央部會的工作相關,但並未有關於高齡化之常態性跨部會政策討論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