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蛋、冷藏蛋差在哪?專家揭保存原則:表層保護膜是關鍵
營養師透露,冷藏與常溫雞蛋的營養價值相同,差別在於新鮮度。示意圖/ingimage
超市貨架上,雞蛋有的放在冷藏櫃、有的擺在常溫區,讓不少人感到困惑。近日就有網友在Threads上詢問:「每次去全聯買蛋都有疑問,到底要選常溫還是冷藏?」貼文曝光後引發討論,不少人分享各自挑蛋與保存的習慣。
留言區意見分歧,「愛吃半熟就買冷藏蛋」、「常溫蛋比較好煎」、「冷藏蛋蛋味更濃」、「貴的不一定好吃還難剝殼」;還有人會看蛋盒編號避開籠飼蛋,堅持選放牧或動福蛋,更笑稱,「月初買非籠飼,月底吃土就挑最便宜的」。
根據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平臺說明,雞蛋可分爲「洗選蛋」與「未洗選蛋」。洗選蛋經清洗、烘乾與分級後,外層的天然保護膜會被去除,爲避免微生物污染,必須冷藏保存;未清洗的雞蛋仍保留保護膜,只要放在陰涼乾燥處即可短期保存。
不過,部分超市仍販售常溫洗選蛋。依《生鮮蛋品洗選作業指引》,只要販售環境維持在攝氏25度以下即可,但專家建議購買後仍應儘快冷藏,並避免將蛋放在冰箱門邊,以免溫度變化影響品質。
據《健康2.0》報導,營養師陳琇雯指出,冷藏與常溫雞蛋的營養價值相同,差別在於新鮮度,「冷藏蛋因全程冷鏈運輸,可延長保存約一個月;常溫蛋受氣候影響較易變質,特別是在臺灣潮溼炎熱的氣候中,更應儘早冰存。」
她補充,帶殼水煮蛋若存放於10℃環境可放約兩週,冷藏於4℃則可更久;剝殼蛋因失去外層保護,建議4天內食用。民衆可依使用需求與保存條件選購,但無論買哪種蛋,「買回家就儘快冷藏」仍是最安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