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綠電通道  賦能千行百業

夏日清晨,機械轟鳴打破了烏蒙山谷的寂靜。在貴州(威寧)烏撒至(大方)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線路工程施工現場,建設工人們在兩座巨型鐵塔之間,緊張有序地開展架線作業。

“項目投運後,每年將輸送綠電70億千瓦時。”項目經理鄭世寅介紹。

黔貴大地上,16個500千伏重點電網工程正高效推進。暢通的外送通道,爲貴州綠電奔騰入網鋪設坦途。

“十四五”以來,南方電網公司累計在貴州投資超400億元,打通貴州西部風光清潔能源送出大通道,滿足貴州西部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送出以及中部、北部及東部地區電力負荷增長的需要。

截至今年6月,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3158萬千瓦,以39.5%的佔比超越火電成爲貴州第一大電源,一個嶄新的“火水風光儲”多能互補能源體系已然成形。

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如何穩定消納綠電?爲破解難題,貴州電網自主開發自動電壓控制技術,讓新能源實現精準調控。

技術突破的背後,是一場歷時3年的接力攻堅:2023年,貴州電網實現黔西南57家新能源場站自動電壓控制閉環;2024年,南方電網首套省地協同自動電壓控制系統投運;2025年4月,隨着最後一座光伏電站的自動電壓控制閉環投運,貴州實現集中式新能源自動電壓控制全覆蓋,年減少棄電損失超1億千瓦時,新能源利用率穩定在98%以上。

領先的綠電技術,爲貴州千行百業發展注入動能。

赤水河畔,酒企蒸甑車間裡,昔日煤炭燃燒的濃煙被清潔電力取代。遵義供電局牽頭制定“電釀酒”行業標準,推廣使用電力釀酒,助力貴州醬香白酒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都勻茶山,炒茶機轟鳴聲中,茶農不再爲電力不足發愁。2024年11月,都勻供電局研發的“可移動式變壓器”2.0版創新成果正式投運,推動“電製茶”發展,爲山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電力保障。

創新交易機制,激發貴州綠色電力市場潛力。

走進貴州電力交易中心,大屏幕上綠電交易數據閃爍:今年1至5月,貴州綠電交易電量達33.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0.16%。

企業爲何青睞綠電?中偉興陽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蓋純雷翻開交易臺賬,每一筆綠電採購都對應着產品的“低碳護照”。“我們是一家磷酸鐵鋰產業鏈上的外向型企業,使用綠電、持有綠證,不僅能應對碳關稅降低成本,還契合海外目標市場消費趨勢,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蓋純雷說。

貴州持續開展綠電、綠證交易,不斷完善交易機制、擴大交易規模。爲構建良好的互動消費模式,貴州電網實現按月披露綠電供需信息,幫助市場各方掌握綠電供需情況。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