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總座吳光輝:今年審慎樂觀 股利配發率維持5成
長榮25日召開法說會。圖/王淑以
長榮(2603)25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及經營團隊以三大主軸來分析今年營運概況。吳光輝維持去年底法說會的看法,對今年海運產業及營運仍審慎樂觀。至於股利配發率仍維持5成。
長榮25日法說會有三大主軸,分別是今年長榮營運展望、美國對等關稅趨勢、 USTR 301條款政策影響等。
長榮企劃本部副部主管黃義恩表示,長榮今年第一季營收達1,099億元,年增約24%,平均運價每TEU 1,222美元,年增19%;貨量也小幅提升至261萬TEU,年增3%;平均每噸燃油成本則從去年的522美元降到506美元,年減約 3%,整體而言,第一季相較去年仍呈量增價揚的趨勢,吳光輝表示,第一季財報5月中旬將公告,今年持更樂觀態度。
至於長榮全年展望部分,IMF最近下修了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今年和明年分別爲2.8%和3%,仍維持正向成長。目前美國關稅政策走向尚不明朗,貨主態度暫趨保守,將影響第二季泛太平洋航線的貨量。
至於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量在泛太平洋航線佔比已從2017年的69%降到 2024年的59%。這反映出「China Plus One」的策略正在進行,但供應鏈重組仍不容易,轉口貿易也仍然活躍。
爲因應對等關稅戰引發的市場波動,中國進出口縮了6到7成,OA聯盟縮了3至4成,航運業目前採取空班、減班或撤線等措施,以適應需求變化,第二季美國線貨量將會受到衝擊。
至於長榮美國線合約簽約情況已經陸續簽約完畢,價格比去年成長。預期中美兩國還是會達成協議,就長期來說,需求不會不見,只是被壓抑。
投資人最關心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對中國船舶與中國製的船舶徵收港口費,吳光輝表示,依據長榮公告之未來三年內預計交付的新造船計入計算,中國船舶比重低於20%且都配置在歐洲、亞洲線,配置美國線爲零,因此無影響,配置美國線的船舶造船業者來自自臺灣、韓國、日本等國家。
此外,吳光輝表示,長榮旗下有200多艘船,每年有10條船要汰換,基於汰舊換新、環保需求等資本支出需求必要性,今年仍將維持股利配發率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