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審慎樂觀Q4 陽明看淡 對於第4季的展望大相逕庭

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兩家公司對於第4季的展望大相逕庭。聯合報系資料照

長榮海運(2603)、陽明海運昨(25)日雙雙舉行法說會,讓市場非常意外,兩家公司對於第4季的展望大相逕庭。長榮總經理吳光輝分析三大變化,審慎樂觀看第4季海運市場;陽明認爲,客戶觀望,運價壓力大不容樂觀。

吳光輝強調,由兩大變化看好第4季海運市場,首先全球船舶供給吃緊、塞港問題都沒有改變,再加租船市場依舊熱絡;其次,近洋線、南美及印度的市場量價表現相當好,市場貨量還在成長當中。

長榮、陽明法說會重點

吳光輝認爲,第3季貨量及價格還是比第2季好,第4季推估貨、量仍有一定的支撐,大陸十一長假過去,貨量有望逐漸回升,第4季的市場需求不會太差;至於明年市場變化還看不到。

吳光輝進一步分析,干擾海運市場的因素相當多,首先要考量船舶週轉率,目前爲止中東地緣政治問題沒有改變,全球大型船舶繼續繞行紅海短期內很難避免。

第二,塞港的問題一直干擾市場供給,歐洲地中海的塞港問題,今年這些地區的碼頭還是壅擠,上海、寧波到歐洲等知名港口作業的時間都拉長,上海出發等待進港作業的時間接近三天,到歐洲當地許多港口也是塞,主要是船舶大型化,許多碼頭工程設施跟不上進度,今年塞港情況跟去年一樣。

第三,歐盟的碳稅問題,船速受到限制,降低船舶週轉率;另外,全球租船市場還是相當活躍,現在處於歷史高點,航商願意租船一定是以獲利爲計算基礎,高租金還願意租船,代表市場還有利可圖。

陽明海運法說會中對於第4季市場展望看法相當保守;主要是歐美主航線傳統淡季,且受美中關稅協議遲未完全定案影響,整體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預期出貨動能偏弱;仍需持續觀察美國最高法院對關稅適法性的裁決及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性因素髮展。

陽明也進一步指出,各大航商北美9月下旬開始減班,「Premier Alliance卓越聯盟」許多航班已經停到明年3、4月份,美西、美東減班數約達20%;歐洲線即將換約,對於陽明而言,不會籤賠錢的長約。

陽明指出,中東地緣政治問題無解,未來三個月還沒有看到紅海復航的契機,地緣衝突還在升溫,人安、貨安的立場,陽明不會恢復航行紅海。

對於市場運價已經跌到成本線說法,陽明表示,各航線成本結構不同,無法用現在的運價來看,目前運價波動很大,還要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