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太、中光電 有戲
總統賴清德在國慶演說表示,將加速打造「臺灣之盾」(T-Dome),也要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今(2025)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2026)年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3%;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 5%。
法人持續看好長榮航太(2645)與中光電(5371)等無人機相關的國防概念股。權證發行商建議,在本週盤勢震盪之際,投資人可挑價平至價外15%、且距離到期日超過四個月的認購權證短線操作。
2025年8月國防部軍備局宣佈將採購48,750架共五款軍用商規無人機,初估整體採購金額將超過500億元。投標廠商包含中光電與長榮航太。
爲加強無人機關鍵技術發展,經濟部已通過七案「無人機關鍵晶片及模組自主開發研發補助計劃」,合計3.26億元,包含中光電旗下的智能機器人,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上半年已經有獲利。
中光電今年9月合併營收34.61億元,月增3.6%,年增0.8%;第3季合併營收99.48億元,季增0.9%,年減7%。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282.8億元,年減5%。中光電錶示,影像產品9月合併營收7.19億元,出貨量4.8萬多臺,分別較8月成長16%及22%,相較去年同期則分別年減40%及41%。
長榮航太製造業務成長來自:一、GE引擎交付量估以9.5%年複合成長率(CAGR)提升至今年3,982具,並以高個位數持續年增至2030年,明年隨GE擴大全球 MRO量能重返成長。二、打入空巴供應鏈。2027年觀音廠擴產建置完成,將生產空巴機體零組件,空巴機體業務與軍用商規挹注2027年營收/獲利成長。三、國防部第二波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總預算估達725億元,初步預估將貢獻長榮航太2026/2027年營收10/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