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原爆記憶散步路線 看炸裂地層遺蹟、碳化學校牆面

▲長崎原爆資料館展示當時的建築遺蹟。(圖/記者蔡玟君攝)

記者蔡玟君/日本報導

路面電車、世界三大夜景、長崎蛋糕早已成爲日本長崎的代名詞,但實際上,這座城市也是目前人類史上最後一處遭受原子彈攻擊的地方。如今,旅客可以透過實際走訪長崎市中心的和平公園與長崎原爆資料館,瞭解過去歷史,甚至能實際走進當年原子彈落下的地方,並親眼看當時受到破壞的地貌。

▲▼長崎原爆資料館完整重現二戰時的原爆前後過程。(圖/記者蔡玟君攝)

1945年8月9日,在廣島之後,美國於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劃下句點。長崎原爆資料館內將因爆炸而扭曲的消防瞭望塔、天主教堂殘存的牆面、碳化的學校牆面等真正遺蹟搬進館內,讓旅客沉浸式感受當時爆炸後的場景,並透過多國語言解說。

▲當年在長崎投下的原子彈模型。(圖/記者蔡玟君攝)

實際上,美軍原本第二次投下原子彈目標城市是同樣位於九州的小倉市,但受到天氣影響,轉而將目標設爲第二目標長崎,這些目標城市在當年都是重要軍備地或港口;透過影像、照片與模型紀錄,亦還原當時投下的原子彈樣貌。根據統計,當時長崎市約有24萬人口,此次爆炸造成7萬多人過世、7萬多人受傷,並對身體造成諸多長遠影響。

▲▼長崎原爆地層遺蹟,還能看到裡面碳化的物品。(圖/記者蔡玟君攝)

▲當年原子彈落下處,現在成爲祭拜原爆殉難者的地點。(圖/記者蔡玟君攝)

從資料館前往和平公園的途中也保留下與當年相關的遺蹟,在當地導遊帶領下,可看到當時原爆後的地層現在經過妥善保存,旅客可以近距離看到當時埋在土堆中碳化的瓶子、物品;在原爆地層附近的圓形下陷處則是當年原子彈落下處,現在成爲祭拜原爆殉難者的地點。

▲長崎和平公園也是紀念原爆的地標。(圖/記者蔡玟君攝)

▲▼如今的長崎市已變得現代繁華,旅客也可以搭着路面電車遊走景點,或前往打卡地標「眼鏡橋」。(圖/記者蔡玟君攝)

在二戰結束迎來80週年的今天,長崎市已華麗轉身,成爲現代、融合異國文化的美麗城市,旅人可以搭乘遊輪前往,拍眼鏡橋、品嚐一間又一間特色長崎蛋糕,或搭乘路面電車欣賞沿途風景。當地人仍持續透過各種活動,喚起大衆對核武後果的省思,也期許長崎能成爲世界最後一個原子彈落下處。

▲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爲止到日本Bic Camera,電器與美妝用品消費滿未稅價5001日元以上,出示優惠碼券即可享有指定優惠,旅客可以事先存在手機裡面,結帳時出示即可。Bic Camera目前將電器與美妝保養商品分開計算,使用時請務必注意。(圖/Bic Camer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