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學院:投資者對中美關係破裂的長期影響偏樂觀

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道

“投資者對房地產的預期與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基本吻合,投資者對房地產的預期於2023年9月探底,之後有所回暖,目前整體仍然處於較爲消極的情緒,但這一情緒在減弱。”近日,長江商學院在2025年第一季度《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中作上述總結,這是長江商學院第17次發佈投資者情緒調查。

調查顯示,房地產市場在2023年三季度探底,而後下跌幅度收窄。從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看,2021年12月至2023年9月,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年均下滑33%,2023年9月至2025年3月,年均下滑20.4%。

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劉勁表示,2023年9月,投資者認爲房價會上漲的意見佔比降到自調查以來的最低點,只有47.6%,對房價的預期回報率約-0.2%,願意投資房地產的淨增加人數佔比爲-31.7%。

時隔一年半,2025年4月長江商學院最新調查中,認爲房價會上漲的意見佔比上升至52.5%,比2023年9月提高了4.9個百分點;對房價的預期回報率約0.7%,比2023年9月提高0.9個百分點;願意投資房地產的淨增加人數佔比約-16.1%,下跌幅度比2023年9月收窄了15.6個百分點。調查顯示,投資者對房地產的預期與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基本吻合。

近年來,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房產作爲我國絕大多數家庭的主要財富來源,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走低讓居民的財富效應縮水。與此同時,更重要的下行壓力來自我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

2025年4月,美國加大了對我國貿易戰的力度,本次調查正好處於這一期間,因此受訪者對國際關係的關注度明顯提高,約63.6%的受訪者認爲中美關係是影響投資的大事件,約56.8%的受訪者認爲中國與其他西方國家關係很重要,約58.8%的受訪者認爲,如果中國和美國的貿易關係就此破裂,短期內對我國會有較大壓力。

劉勁認爲,這樣的預期提高了投資者的避險情緒。2025年4月,願意投資黃金的淨增加人數佔比約16.3%,比2018年10月提高17個百分點,願意投資債券的淨增加人數佔比約16.8%,比2018年10月提高17.2個百分點。“不過,長期來看,投資者對貿易糾紛的影響偏樂觀,對我國在重要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有信心。”

調查顯示,關稅戰在短期內給我國帶來的挑戰較大,但長期來看可能也是重大機遇。在本次調查中,投資者對中美關係破裂的長期影響偏向樂觀,約45.8%的受訪者認爲長期正面影響更大,持長期負面影響的意見佔比只有約27.5%,長期沒有影響的佔比約20%。

這種正面影響的信心主要來自兩點,一是,外部挑戰將加速中國內部經濟結構調整,企業不得不將重心放到如何擴大內需層面。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爲九項重點任務之首。在本次調查中,約58.2%的受訪者認爲提升內需是影響未來投資的重大事件。

二是,投資者對我國在重要科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有信心,認爲會有更大的增長。約54.4%的受訪者認爲我國在人工智能方面世界領先,比2024年11月提高了14.7%個百分點;約55%的受訪者認爲我國在新能源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比2021年4月提高了19.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