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華西銀行獲四川銀行“入主”後信用等級升至AA+ 年內多家區域性銀行主體信用評級被上調
近日,聯合資信發佈長城華西銀行2025年度跟蹤評級報告,將該行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上調至AA+,並對其發行的“21長城華西銀行二級01”等債券信用等級進行了同步上調。
評級報告顯示,此次長城華西銀行評級獲得上調,與四川銀行今年“大手筆”從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長城資產”)手中接過長城華西銀行40.92%股權密切相關。聯合資信認爲,該股權轉讓事項體現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隨着四川銀行的加入,長城華西銀行市場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長城華西銀行在內,全國至少已有9家中小銀行主體信用評級獲得上調。其中,多家銀行與長城華西銀行類似,通過政府支持或股權優化拿到了外部支持因素“加分”。
8月7日,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商業銀行信用評級上調具有多重積極效應,不僅能改善銀行的融資環境,還能有效提升銀行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影響力,進一步幫助銀行吸引優質客戶資源,拓展戰略合作機會,形成業務發展的良性循環。
股權轉讓被視爲積極因素
7月31日,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發佈長城華西銀行2025年度跟蹤評級報告,將該行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上調至AA+,評級展望爲穩定,同時對其發行的“21長城華西銀行二級01”“21長城華西銀行二級02”“22長城華西二級資本債01”“23長城華西綠債01”等債券信用等級也進行了同步上調。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上述評級報告發布前一日,四川銀行發佈關於對外投資的公告,披露了關於收購長城華西銀行大額股權的進展,明確其將成爲長城華西銀行第一大股東。
資料顯示,長城華西銀行成立於1998年10月,前身爲德陽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長城華西銀行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長城資產。截至2024年末,中國長城資產作爲長城華西銀行的實際控制人,攜其全資子公司德陽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陽國有資產”),直接及間接持有長城華西銀行40.92%股份。
今年6月26日,中國長城資產及德陽國有資產將其持有的全部長城華西銀行股份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以43.32億元的底價對外公開轉讓。
這一轉讓舉動得到了四川銀行的快速“響應”。據四川銀行公告,經四川銀行股東大會審議同意、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批覆,該行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摘牌取得長城華西銀行9.4259億股股份,佔該行股份總數的40.92%。7月30日,四川銀行與轉讓方中國長城資產、德陽國有資產簽署《產權交易合同》。本次交易完成後,四川銀行將成爲長城華西銀行第一大股東。
從評級報告看,此次長城華西銀行評級上調,與四川銀行的戰略入股密切相關。聯合資信在評級報告中特別強調,作爲區域性商業銀行,長城華西銀行在當地金融體系中具有較爲重要的地位,當出現經營困難時,直接或間接獲得地方政府支持的可能性較大,同時,股權轉讓事項亦體現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故通過政府支持因素上調1個子級。
聯合資信指出,四川銀行作爲省級法人城商行,在四川省內金融戰略地位突出,目前已在省內13個地市設立分支機構,各項指標表現穩健,綜合實力強。隨着四川銀行的加入,長城華西銀行有望在共享客戶資源、提升市場形象、打造品牌效應等方面獲得有力支持,市場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
多家銀行主體信用評級獲上調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長城華西銀行在內,全國至少已有9家中小銀行主體信用評級獲得上調,包括7家城商行和2家農商行。其中,富滇銀行、日照銀行、紹興銀行、漢口銀行、武漢農商行、杭州餘杭農商行均被調升至最高AAA評級;秦皇島銀行、長江商業銀行、長城華西銀行則從AA級調升至AA+級。
與此同時,山西平遙農商行、貴州花溪農商行、湖南常德農商行、山西榆次農商行4家農商行被下調評級,原因多源於信貸資產質量不佳、撥備計提壓力上升、資本充足率低於監管要求、盈利能力弱等經營壓力,凸顯出區域性中小銀行信用狀況明顯分化格局。
從評級上調的銀行經營數據看,則普遍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以富滇銀行爲例,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74.9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淨利潤8.9億元,同比增長7%;資產規模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到4065億元。同樣表現亮眼的餘杭農商銀行,2024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實現51億元和18.3億元,同比增幅均在14%以上,資產規模也穩步攀升至2532億元。
註冊地位於江蘇省靖江市的長江商業銀行雖整體規模較小,2024年末總資產尚不足530億元,但中證鵬元考慮到該行所處的外部經營環境較好,2024年存貸款規模保持較快增長,異地分支機構貢獻度穩步提升,其主體評級亦被上調。
值得一提的是,在評估過程中,評級機構除了考察其個體信用狀況之外,還會考察其獲得來自政府或股東等外部特殊支持的可能性和大小。記者注意到,類似於前述長城華西銀行,獲得政府支持或股權優化的銀行在外部支持因素方面往往會拿到一定的“加分”。
比如,2024年,漢口銀行實施增資擴股,入股金額45.86億元,股本總額增至57.01億股,新增股東主要爲武漢市屬、區屬優質國企,國家股及國有法人股合計佔比提升至68.49%。聯合資信認爲,漢口銀行股東支持意願增強,使其主營業務發展能夠藉助國有股東背景在客戶渠道等方面獲得一定優勢。
紹興銀行在2024年經歷了股權轉讓,國有股東持股合計佔比由57.47%提升至66.94%。東方金誠預計其未來能夠在資本補充、公司治理及業務發展等方面繼續獲得當地政府的支持。
對於日照銀行,東方金誠除了關注該行存貸款規模擴張、淨利潤增長、流動性增強等積極因素外,也特別關注到其股東背景,認爲南京銀行、山東港口集團、日照市政府作爲日照銀行的主要股東,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預計未來該行在資本補充、業務發展、經營管理等方面能夠獲得股東和政府的較大支持。
“商業銀行信用評級上調具有多重積極效應。”楊海平對記者表示,一般而言,銀行評級提高後,在金融市場上發債融資會變得更容易,成本也更低。無論是用於補充資本的永續債、二級資本債,還是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小微金融債、綠色金融債,更高的信用評級都意味着更優惠的發行利率。此外,在同業合作領域,評級上調的銀行往往能夠獲得更高的授信額度和更靈活的業務合作空間,這對銀行的流動性管理和業務創新都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直接的融資優勢,評級上調還會爲銀行間接帶來一些隱性積極影響。楊海平指出,評級機構上調某家銀行的信用等級,本身就是對銀行綜合實力的肯定,這種專業認可將轉化爲市場信任,有效提升銀行的品牌形象和市場影響力。而這種增強的公信力,又會進一步幫助銀行吸引優質客戶資源,拓展戰略合作機會,形成業務發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