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瘋傳「基因改造玉米」辨別方法 事實查覈中心出手了

事實查覈中心表示,影響玉米排數的原因包括品種及種植環境,無法用來辨別是否爲基因造食物。(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香甜可口的玉米不論是當主食、入菜或煮湯都很適合,但近日長輩羣組間卻流傳一張圖片,稱只有一圈12排玉米爲「非基改玉米」,其他超過的都屬於基改玉米,爲了健康最好不要亂吃,但其實該張圖片已流傳多年,事實查覈中心早在2020年就已進行闢謠,提醒民衆切勿再轉傳錯誤訊息。

近年來一張辨別基因改造玉米的圖片在網路上流傳,稱一圈12排玉米粒的玉米爲非基改玉米,其他包括一圈14排、一圈16排等數量的玉米則都是基改玉米,「到了吃玉米時節了,爲了健康管好自己的嘴」,近日又在長輩LINE羣間流傳。

識別基改玉米的假消息近日在LINE上流傳。(圖/翻攝自LINE)

事實查覈中心2020年時諮詢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王聖善、助理研究員謝禮臣後表示,玉米粒的排數其實是受到品種特性、栽培環境等所影響,就算是在同一區域栽培的同品種玉米,排數也會有所差異,無法用來辨別是否爲基因改造玉米。

專家指出,目前世界上育成的基因改造玉米,主要都是爲了增加抗蟲特性及對殺草劑的耐受力,方便農民進行栽培管理,而國際上主要以聚合酶鏈鎖反應(PCR)與定量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QPCR)等方法來判定是否爲基因改造玉米,無法用辨別外觀的方式確認。

此外,專家提到根據《植物品種及種苗法》,臺灣尚未允許農民種植、生產基因改造玉米,因此只要是臺灣玉米就一定是非基改,而國外的基改玉米需經過覈准,才能進口做爲飼料或加工食品的原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