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負責任AI 導入標準不能等
人工智慧(AI)已成爲企業發展的核心動能,從客服、行銷到流程自動化,無不依賴AI提升效率。然而,若忽視AI倫理與風險治理,可能帶來嚴重後果,對品牌與社會信任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AI系統若缺乏倫理準則與監管,可能導致嚴重後果,以下幾個案例顯示了此議題的重要性:一、亞馬遜AI招聘系統事件:該系統以男性履歷爲訓練資料,導致自動排除女性應徵者,最終系統被迫下架,引發企業信譽危機。二、微軟Tay聊天機器人事件:Tay於24小時內即被網友訓練成散佈仇恨言論的AI,暴露出企業在倫理防護上的不足,導致重大公關災難。
這些事件顯示,問題不在技術本身,而在企業是否具備完善的設計與監督機制。也因此,「負責任AI」成爲全球趨勢,並促成ISO 42001標準的誕生。
什麼是負責任AI(Responsible AI)?微軟將負責任AI定義爲在設計、開發與部署AI時,須全面考量公平性、透明性、隱私、安全、包容性與問責等原則。這不僅是技術調整,更是一種治理承諾,要求企業建立可持續、可稽覈的制度,確保AI的應用不對使用者與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ISO 42001爲全球第一個AI管理體系標準,於2023年底由國際標準組織(ISO)發佈。這不針對單一技術,而是協助組織建構完整的AI治理與風險管理架構,涵蓋高層治理、角色責任、資料原則、透明政策、內部稽覈等要素。
此標準的價值在於,提供企業一個具國際共識的架構,讓AI治理從零散操作升級爲制度化管理,具備第三方認證能力,有助於企業面對法規監管、跨國合作與市場信任等挑戰。
導入ISO 42001不僅是合規行動,更是企業強化治理與品牌信任的策略關鍵。透過制度化AI治理,企業可明確劃分開發與監管責任,強化風險辨識與內控機制。同時,向客戶、監管單位與合作伙伴展現其AI應用已通過國際標準驗證,具備公平、安全、可稽覈的執行力。
在全球競爭趨勢下,導入ISO 42001更有助於提升投標競爭力與國際合作可信度。
導入ISO 42001並非僅爲符合外部審查,而是企業AI治理能力的全面升級。首先,企業需盤點AI應用現況與差距,評估倫理規範、資料管理及風險識別等項目。接着,建立制度化政策與內部流程,包括職責劃分、風險應對與開發指引,並進行人員訓練與溝通。
當制度建置完成後,再透過內部稽覈與演練測試進行修正,最終由第三方進行正式審查與認證,確保體系符合ISO 42001要求。
當AI已無所不在,企業能否「負責任地使用AI」成爲市場關鍵。導入ISO 42001不僅是企業合規的重要一步,更是一種面對社會與客戶的公開承諾:我們的AI系統,是可信賴、負責任、以人爲本的AI。在AI帶來便利與風險並存的今天,導入ISO 42001,是一種企業對未來負責的態度,更是值得信賴與合作的象徵。
爲讓企業能順利導入ISO 42001並建立完善的內部稽覈機制,商研院特別開設了「ISO/IEC 42001 AIMS導入與內部稽覈實務課程」,課程內容涵蓋標準解讀、導入策略、風險評估與內部稽覈技巧,並結合實際案例分享,幫助學員將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數位創新人才研究所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