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先戴起來再說!宏達電AI眼鏡打開無限想像

研調機構TrendForce分析指出,近眼顯示裝置雖然短期表現偏平淡,但中長期仍具備成長潛力。2025年全球出貨量預估約620萬臺,其中VR/MR因Meta Quest 3s銷量不如預期,出貨量將降至560萬臺;相較之下,受AI+AR新品推進與OLEDoS價格下滑帶動,AR裝置出貨量有望達到60萬臺。展望2030年,隨Meta、Apple等國際大廠持續推進新品,加上提示型AR成長強勁與高階全綵AR逐步成形,全球近眼顯示裝置出貨量可望放大至4650萬臺。

終端市場方面,宏達電(2498)積極搶搭熱潮,昨(1)日於臺北101舉辦AI智慧眼鏡VIVE Eagle交機活動,現場涌入大量消費者。宏達電全球業務暨行銷資深副總裁黃昭穎指出,預購情況超過通路預期,公司已採取分流措施並加快出貨;媒體對音效、AI功能與中文辨識度的測試也給予正面評價。該機由臺灣大(3045)「OP響樂生活」支線「OP科技生活」獨家販售,自昨日起正式開賣,搭配多種資費方案;業者透露,預購以月租1399元以上的高資費爲主,黑色款最受歡迎。產品屬於「無顯示」AI眼鏡,主打語音拍照、翻譯、筆記與生活助理等功能,配備1200萬畫素超廣角相機與開放式音訊,待機續航約36小時,音樂播放約4.5小時,建議售價新臺幣15600元。雖未納入近眼顯示(AR/VR)出貨統計,但其推廣效應有助於先行養成配戴與語音互動習慣,爲AR生態鋪路。

智慧眼鏡正處於由「功能試水」走向「日常化」的過渡期。短期主戰場集中在語音助理、拍照翻譯、錄音筆記與運動導航等輕量場景,帶動無顯示或單顯示模組滲透;中期則有望隨LEDoS/OLEDoS、低功耗AI與波導技術成熟,逐步擴展至資訊疊加與影像搜尋等應用。

在技術層面,TrendForce分析認爲短期中國市場仍以OLEDoS爲主,LCoS與LEDoS逐步擡頭;長期在AI導入推升運算與續航需求下,全綵LEDoS將成海外品牌重點,2030年出貨量預估達2090萬臺、滲透率約65%。光引擎方面,衍射光波導效率仍待提升,NIL與黃光微影/光刻在小量開發與大規模量產各有優勢。隨中國SiC廠商積極投入,基板規格自4/6吋擴展至8吋、甚至12吋,2030年8吋襯底出貨比重可望突破20%,進一步推動黃光微影/光刻普及。

整體而言,短期VR/MR仍處於調整期,AR則等待技術與成本拐點。宏達電VIVE Eagle以「先把眼鏡戴起來」的策略,先行建立語音與影像互動的使用情境;待全綵LEDoS與SiC基板量產成熟、成本下探後,軟硬體生態有望加速融合,呼應TrendForce對2030年市場放量的中長期預期。

放眼全球產業大咖,Meta以Quest系列深耕VR/MR,並透過Ray-Ban智慧眼鏡培養「戴眼鏡+語音」習慣;Apple以Vision Pro卡位高端市場,等待產品進一步輕量化與降價;微軟將HoloLens聚焦於企業與政府應用;Google與三星合作,搭配高通平臺推進Android XR;宏達電則嘗試以AI智慧眼鏡搶攻日常市場。中國品牌如華爲、小米、OPPO推出輕量型AR產品,新創公司Xreal專注于波導顯示,Magic Leap則聚焦醫療與企業應用。整體來看,各家共通點在於以AI助理爲核心,主打翻譯、拍照、筆記與導航,並藉由手機與雲端服務建構生態,期待透過逐步養成的配戴習慣,帶動後續AR市場滲透與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