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匯損陰霾罩頂 金控除息選股秘訣大公開(2-2)
永豐金5月稅後純益爲13.31億元,月減27.1%,年減30%;累計前5月稅後純益103.58億元,年減0.7%。其中,永豐銀行前5月稅後純益94.92億元,年增15.47億元,增幅19.5%,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包括利息淨收益與手續費淨收益均出現雙位數的成長。
綜合各家金控獲利,以壽險爲主體的金控受匯損衝擊較爲直接,以銀行爲主要獲利動能的金控受到壽險匯損影響較不大。金控旗下沒有壽險以及以證券爲主體的金控,相對能安然度過本波臺幣急升的風暴。
法人認爲,匯率在這段時間內對金融股確實帶來衝擊,儘管美元持續疲軟有助臺幣往升值方向走,不代表接下來還會複製5月快速升值的模式,所以,臺幣趨勢上雖是升值,升值速度可望放緩。
如果臺幣仍處於升值趨勢,壽險依舊芒刺在背,所以銀行爲主體的金融股較容易受到追求穩健的資金青睞,有利股價表現;其次纔是以證券爲主體的金控。壽險居金控營運核心者,獲利表現仍待觀察。
殖利率形成股價下檔保護除息行情可期。
針對股息殖利率,各家金控即將發放的股息,反應的都是去年的營運好成績,目前看來,無論是壽險、銀行、證券爲主體的金控,殖利率大致穩健。公、民營金控整體來看,如以6月27日收盤價估算,殖利率水準約落在3.3%至5.68%之間。其中,殖利率在5%以上的金控有國泰金(5.25%)、中信金(5.19%)、凱基金(5.18%)、臺新金(5.68%)共4家,以臺新金5.68%殖利率奪冠。
壽險爲主的金控股價都曾因匯損而回檔,價跌會有利於殖利率的走高,不過,目前銀行、壽險爲主體金控,殖利率表現差異不大。而銀行爲主體的金控接下來並不會有匯率隱憂,若由此角度觀察,在殖利率相近之下,當前銀行爲主體的金控,投資展望應會較壽險爲主體的金控略勝一籌。
至於除息旺季金控股如何選股,法人提醒3大原則。首先是金控主體是否爲壽險,如果是,短期匯損干擾難免;其次,殖利率4%以上可爲基本選股門檻,目前殖利率在4%以上的包括:華南金(2880)、富邦金、國泰金(2882)、凱基金(2883)、元大金(2885) 、臺新金(2887)、中信金。第三點則是土洋法人持續買超標的較值得留意,並且應避開法人持續賣超標的。
由於6月30日起進入金融股除息季,在新臺幣匯率升升不息之下,除息行情表現成市場焦點。對此,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蔡明翰認爲,匯損雖是逆風,應不至於重擊金控除息秀,一方面是美國關稅政策利空最大的壓力已過,股市整體氣氛轉爲偏多,二方面是關稅的風險還沒有完全消除,投資人會希望有下檔保護,金融股的現金殖利率就是最好的下檔保護,容易吸引投資人目光,進而成爲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