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健康照護服務5月上路 首年預算達8,000萬元
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明,健康臺灣論壇先前討論到,臺灣從出生到終老健康照顧服務中,缺少婦女產後照顧,也就是婦產科醫學會提出的「第4孕期」概念,產後的壓力很大,例如不曉得如何照顧小孩等,衍生產後憂鬱問題,因此,衛福部將推出產後有兩次身體與心理諮詢照顧。
卓榮泰強調,在國人共同努力下,國家經濟持續朝正向發展,政府每年社會福利支出也逐年提高,希望從預算、政策及人力等方面,建構完整的社會安全體系,讓長照、醫療能夠逐步發展。此外,政府也持續推動社會住宅的國家政策,照顧更多需要照顧的民衆,落實居住正義。
卓榮泰表示,因應臺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政府已整合醫療及社工資源,推動全人照顧模式,確保長者及身心障礙者獲得全面支持。卓院長指出,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持續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政策,從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方面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安全體系,而社工便在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當國家面臨到天災地變、各種突發狀況時,社工與醫療人員將相互合作,提供民衆更多服務,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此外,卓榮泰也預告衛生福利部規劃多時的「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將於今年5月正式上路,期盼讓所有需要的婦女同胞們獲得完善的照顧與實質協助。卓揆指出,該政策首年預算約8千萬元,後續將視政策落實情形、服務方案內容增加擴大規模,行政院也會在預算上給予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