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臺大醫院倫理委員 林氏璧揭人體實驗內幕:師大案震碎我三觀
周臺英(紅衣者)19日現身鏡頭鞠躬致歉,但未對抽血案情多做說明,甚至提早離開記者會。(圖/範揚光攝)
師大女足抽血案狂燒,不僅教育部與閣揆卓榮泰罕見同時表態,北檢更是主動分案調查,核心人物的女足傳奇周臺英今天出面致歉,但並未多談案情,反而提早離開。曾擔任臺大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IRB)委員的醫師林氏璧(本名孔祥琪)也揭露人體實驗的內幕,直呼真的難以置信會有這種案例發生。
林氏璧表示,他在2009至2017年都在總院服務,當時曾擔任IRB委員,扣掉中途在美國進修的2年,一直都有在IRB幫忙,審查各式各樣的研究案,因此看到師大抽血案時,真的是萬分震驚,怎麼到了這個年代,還會有這種視研究倫理於無物的事件發生?
臺大前感染科醫師、旅日達人林氏璧(本名孔祥琪)直呼師大抽血案真的讓他不敢置信。(圖/週刊王資料照)
林氏璧坦言,臺灣早期對受試者保護、研究倫理確實不重視,到了2000年後,臨牀試驗越來越多,許多國家中心的臨牀試驗都來到了臺灣,纔開始逐漸被重視。直到2011年11月,臺大醫院成立「臨牀研究受試者保護中心」,並在隔年成爲全臺首間通過AAHRPP(美國臨牀研究受試者保護評鑑協會)評鑑的醫院。
林氏璧說,研究用人體檢體採集是審查時的重點之一,檢體之採集與使用不得違背醫學倫理,採檢的目的及其可能使用的研究範圍還有使用時間、血量、頻率、採血時可能之併發症及危險,是否有剩餘檢體,由誰來保存,當下研究的重要性,個資保護等等,都會在同意書寫得清清楚楚,並確保受試者完全知情、同意,且可隨時撤回授權,銷燬剩餘檢體。
此外另一個重點是受試者對象選擇,是否與主持人有利害關係,若是老師與學生,可能就會造成權勢不對等,學生礙於學業壓力,不敢拒絕,通常這種就會被IRB擋下來。最後則是受試費用,也是IRB的審查項目之一,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會吸引經濟弱勢族羣鋌而走險,太低則是無法招募到受試者。
文末林氏璧直言,這次的師大抽血案,用抽血才能換學分畢業實在太誇張了,自己真的不敢相信竟然會有這種事,只希望事件能夠早日水落石出,日後會成爲臺灣研究倫理課程中重要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