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捐款給廢死聯盟 立場遭質疑 蘇素娥:我判過死刑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9日審查大法官併爲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見圖),蘇素娥上臺報告及備詢。(劉宗龍攝)

立法院9日審查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在會中連番質詢,聚焦廢死立場與死刑適用問題,質疑蘇曾捐款給廢死聯盟,立場曖昧。蘇素娥則迴應,廢死不應非黑即白,「我也有判過死刑」,認爲法官應本於法律與證據做出判決。

王鴻薇指出,蘇素娥曾於去年1月捐贈2萬元給廢死聯盟,質疑其是否傾向廢死立場。蘇素娥坦言曾捐款,表示是因友人募款,年底需要資金而捐了一些,但強調自身作爲法官「眼中只有法律與證據」,若證據明確,亦會判處死刑。

對於社會關注的廢死問題,蘇素娥表示,廢死是個過程,不應視爲單一選項,憲判第8號已認定死刑合憲,作爲審判者,她會依法與依證據行使職權。她強調自己曾參與審理死刑案件,亦曾作出死刑判決。

王鴻薇追問,大法官日前針對死刑判決做出「一致決」釋憲,是否會影響國民法官制度。蘇素娥說明,36件釋憲申請案中,皆不涉及國民法官案件。蘇迴應,國民法官制度下,職業法官須三票一致、國民法官仍採三分之二原則,釋憲解釋射程未及國民法官制度。

王鴻薇批評,此舉形同變相廢死,若國民法官審理認定應判死,卻因職業法官不同意而遭推翻,將使司法改革走向「實質廢死」。她並提及國民黨團提出《刑法》第286條修法,針對虐童致死者增列死刑,質疑是否違憲。

蘇素娥對此表示,法定刑修正屬立法形成自由,若立法院決定增列死刑,屬於立法裁量範圍,但提醒應注意罪刑相當與刑度平衡,單一死刑恐較難通過憲法審查。

針對先前中選會駁回立院提出反廢死公投,王鴻薇也提出質疑,批評政府對民意視而不見。蘇素娥則表示,重大政策可經由公投進行,大法官已釋明相關程序,惟公投法中仍有除外規定,是否能涉及憲法層級議題,實務上仍有爭議。

王鴻薇最後強調,賴清德總統主張「以更大的民主解決爭議」,立法院提出反廢死公投卻遭中選會駁回,形同漠視民主與民意,司法改革若背離人民期待,恐將失去公信基礎。